皇帝與和尚  目次    回煮雲老和尚專集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八冊

 

自序

一、石勒石虎師事佛圖澄

1.略施法術  石勒見信

2.諫勸暴君  救度生靈

3.祈禳水源  解襄水荒

4.察往知來  事映手掌

5.扁鵲再世  起死回生

6.一代宗師  榮顯已極

7.凡夫俗子  欲害聖者

8.密咒解厄  石虎遭斥

9.祈雨澤民  異香驅盜

10.飲料救活  香味撲鼻

11.太子交爭  二俱被難

12.妖孽出現  石趙末葉

13.聖人化世  奇跡甚多

 

二、五帝爭供一和尚

1.五帝致書  供養和尚

 

三、梁武帝

1.捨道奉佛  詔文述志

2.武帝與誌公禪師

3.梁皇懺法  度脫郗氏

4.水陸大齋  恩澤今古

5.佛前宣誓  斷食酒肉

6.作淨業賦  堅其道心

7.武帝受菩薩戒於惠約國師

8.三次捨身同泰寺

9.剛直的智藏法師

10.武帝與達摩祖師

11.侯景叛亂  定業受報

12.梁武帝的著作

13.持戒精嚴  解行並進

14.史官筆下評語

 

四、陳武帝與佛教

1.堂堂一表  帝王之相

2.建寺弘法  不讓前朝

3.大莊嚴寺  二次捨身

4.重雲殿飛升入海

 

五、陳文宣二帝與佛教

1.為皇太后  大捨寶位

2.法師高材  時稱四絕

3.南岳大師  降伏道士

 

六、隋文帝與佛教的關係

1.文帝出世  紫氣滿庭

2.智仙神尼  梵行高遠

3.皇妣抱兒  化身為龍

4.舍利神異  數之不盡

5.建塔佛事  異僧出現

 

七、唐太宗與佛教

1.小秦王  破陣樂

2.太宗德政  為民吞蝗

3.唐太宗下詔度僧

4.為戰亡人  設齋行道

5.為七處戰場建佛寺

6.玄琬法師  為太子師

7.因尊李老  二僧遭貶

8.不念觀音  唯念陛下

9.仁君至孝  建寺報恩

10.自稱菩薩戒弟子

11.仁王護法  書遺教

12.杜順和尚  號曰帝心

13.傅奕謗佛  招報經過

14.玄奘法師  取經回國

15.太宗對奘法師的敬仰

16.天子愛才  欲其還俗

17.帝與法師  相見恨晚

 

八、唐高宗與佛教

1.追念母儀  創大慈恩寺

2.大慈恩寺  譯經道場

3.特旨沙彌  窺基為僧

4.呂才向奘法師謝罪

5.阿育王塔  卅年一開

6.業重不見舍利

7.恭迎舍利  進內宮供養

8.佛道論辯  道士敗北

9.西明寺落成  佛道論義

10.語道士  何不學佛經

11.三度論戰  道士再北

12.襄陽道人有精神

13.沙門不拜王者

14.和尚圓寂  皇帝痛哭

 

九、武則天

1.童女捧沙獻佛

2.女主武王  代有天下

3.則天造字  作開經偈

4.菩提流志  來華譯經

5.義淨法師  取經回國

6.迎請華嚴  覺喜來華

7.則天向法藏法師問道

8.慧安神秀  兩位國師

9.大安禪師  降伏妖狐

10.下詔改正  僧道名次

11.善納忠言  大佛停建

 

十、佛光王唐中宗

1.佛光王剃度

2.曹溪六祖  屢詔不赴

3.神僧萬回  所言皆驗

4.僧伽大士  入宮供養

5.智嚴出家  道岸入宮

 

十一、唐肅宗與佛教

1.夢見沙門  誦寶勝如來

2.不空神威  群象跪伏

3.結壇誦咒  天兵解圍

4.肅宗依師  受灌頂法

5.詔天下建放生池八十一所

 

十二、玄宗皇帝一行和尚

1.一行出身  驚人記憶

2.行腳參學  專精算數

3.修正曆書  道士讚歎

4.大衍曆書  農民南針

5.幼小受惠  知恩報恩

6.移星易斗  旋乾轉坤

7.心領神悟  祈雨需龍

8.帝問運數  寓言昭彰

9.坐脫而去  極哀榮

10.天文儀器  合乎科學

 

十三、一度為僧的唐宣宗

1.宣宗未出家時

2.行腳僧赴會應供

3.終歸大海作波濤

4.宣宗在位  大興佛法

 

十四、沙彌朱元璋

1.皇覺寺的沙彌朱元璋

2.明太祖的出身

3.洪武掃地  各登原位

4.群兒呼  迎聖駕

5.口氣不凡  以見其志

6.不怕死的和尚

7.遊寺宇  壁上題詩

 

十五、建文帝的出家

1.天性至孝  口吮父瘡

2.逃出宮門  剃髮為僧

3.懷念往昔

4.年老思鄉  落葉歸根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