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菩薩半跏思惟像
五五、彌勒菩薩塑造佛像
西域摩揭陀國有一金剛座上的瑞像,是彌勒菩薩所造。據說在造像之時,有一外來的客人,他對大眾說:「我聽說你們這裡正募請工人造像,我會造作。」大眾說:「你造像須用何物?」他說:「香、燈油、水料、艾料。」大眾許之,但他和寺僧嚴訂了一項規定說:「我要閉門營造,期限六個月,在此期間,切莫開門,我也不須你們送食。」
說罷,取了所需之物,便閉門不出,大眾感到怪異。
彌勒菩薩半跏思惟像
五五、彌勒菩薩塑造佛像
西域摩揭陀國有一金剛座上的瑞像,是彌勒菩薩所造。據說在造像之時,有一外來的客人,他對大眾說:「我聽說你們這裡正募請工人造像,我會造作。」大眾說:「你造像須用何物?」他說:「香、燈油、水料、艾料。」大眾許之,但他和寺僧嚴訂了一項規定說:「我要閉門營造,期限六個月,在此期間,切莫開門,我也不須你們送食。」
說罷,取了所需之物,便閉門不出,大眾感到怪異。
五四、潭州像到撫州
唐高宗顯慶四年,撫州(江西臨川)刺史祖某,因天旱求雨無效,有人向他報告說:「在州東的山上,有一尊佛像不知從何而來,有人想把他請回去供養。可是巍然不能動其分毫。」風聲所及遠近傳聞,來觀禮絡繹不絕。有從潭州來的人說:「這是我們寺中走失的佛像,怎麼竟到了這裡?」尋其行路,見二足跡,各長二尺,由此到其寺,相距有五百里。
撫州刺史以天旱既久,就來此像前祈請,全州的士庶道俗,香花來禮拜者二十多里,祈禱之情異常懇切。祝願畢,使三人捧之,飄然輕舉,迎接回州寺。隨路陰雲四布,當夜就大雨滂沱。旱象解除。
五三、太安被殺佛像救活
唐隴西有個李太安,是工部尚書李太高的哥哥。武德年間。太高任越州總管,太安從京城來看他,住了幾天,太高就派了幾個侍役隨送其兄歸去。
他們走到榖州,住於一所旅店裡。那天晚上,同行的僕役中,有一個要持刀謀殺太安;當太安熟睡中。那僕役把刀猛力刺入他的脖頸上,刀未拔出僕役便逃跑了。
太安驚呼起來,其他的僕役進來觀看,見刀插在太安脖子上,欲待拔出,太安說:「不能拔!一拔就死,請你們快拿紙筆來……」不久地方官也來了,把刀拔出,為他敷藥,然而太安竟因此而死。
五二、造二聖像見淨土
唐惠鏡法師,住悟真寺,他有工巧之能,心欣淨土,白己親手造了釋迦彌陀兩尊聖像,朝夕供養禮拜。
惠鏡法師六七歲的那年正月十五日夜間,夢見有一沙門,身黃金色來對惠鏡說:「你要看淨土嗎?」他答:「願看。」又問:「你想見佛嗎?」他答:「願見。」那位沙門就給他一個缽說:「看吧!」惠鏡見缽內淨土莊嚴,黃金為地,宮殿樓閣,重重無盡,諸天童子,遊止其中。又見聲聞菩薩,海會大眾,圍繞著世尊,聽世尊說法。又覺那位沙門在前,他跟隨在後。漸近佛前,那位沙門卻豁然不見了。惠鏡合掌而立,佛問他道:「你認識那位導你來的沙門嗎?」他說:「不識。」佛說:「那是你所造的釋迦像。」又問:「你識我嗎?」他答:「我不知道。」佛說:「我就是汝所造的彌陀像。釋迦如父我如母,娑婆眾生如赤子,幼稚無知,墮於深泥,父入深泥將子抱起,母於高岸接持養育,我們亦爾。釋迦教化娑婆濁惡愚癡眾生,為眾生開闢引導,示其淨土法門,離苦得樂,永不淪淤。」
惠鏡聽後,歡喜踴躍,忽然夢覺,身心安樂如入禪定。從此更加勤禮二聖。
清代 釋迦牟尼鎏金銅像
五一、畫像放光官兵生信
唐麟德二年,慧昱法師在荊州長沙寺,見幾尊金銅瑞像,心中歡喜,他於佛前至誠發願,欲把瑞像圖寫供養,訪得巧畫張淨眼,請他潔淨如法畫像。已經畫了六尊,未見有什麼靈異,到了第七尊,即放五色神光,光照內外,遠近皆見,經過了七日七夜,光明漸漸隱去。
慧昱法師把此像帶到長安,未及裝飾,並欲再畫左右侍者菩薩聖僧等像。但畫工俱已奉敕令畫《西國志》去了。慧昱法師請致長壽為他裝飾所畫的佛像,像放在中台都堂,到了六月七日夜間三更,畫像忽然又放五色光明,照徹堂內外。守堂的人,見堂上火出以為失火,驚走呼叫,堂內當值的有十多人,士兵三十多人,都因為天熱皆赤露而眠,光明照身,人人相顧,赤身露體,驚起急穿衣服。有一軍官姓石名叫懷藏,他素不信佛,但見外光,看自己身卻是黑漆,光明不照其身,佛像放光,直到天明。那不信佛的石懷藏,發露自責,竭誠懺悔,還是不見光明,及至各院官兵人等聞喚見光,大家都趕來觀看,聞者見者並皆發心,盡形齋戒,諸官兵們,各畫一本回家供養。
五○、偽造璽書騙金佛
唐朝貞觀年間,西京清禪師有一尊純金的佛像,高一尺四寸,重八十兩,是隋文帝時候所造的。
貞觀十四年,有盜賊孫德信者,偽造璽書,帶了一個假太監,詐稱是奉旨來取金像。寺裡的和尚見有皇帝的璽印,哪敢不給他呢?可是,過了幾天,才知道是騙局,像身已被鎔破,唯佛頭無損。太宗聞知大怒,把孫德信捉來處以極刑。
孫德信在未死之前,身體已遍體生瘡到處潰爛了。
法國集美博物館藏釋迦,多寶並坐像。高26釐米。熙平三年(西元518年)造。
四九、道宣律師問天人
一、成都多寶石佛像
益州成都有一尊多寶石佛像,蜀人但知其靈異,但其由來卻無人能知曉。
四八、羊蹄中的佛像
唐永徽年中,京兆有個兵曹韋知十者,一日在家煮了一隻羊腳、煮了半天還是不熟。知十怒責其家人,叫多加柴薪快燒,燒了半天還是生的。韋知十將羊腳撈出來,用力剖開來看,發現羊腳中有一尊小銅佛,約一寸多長,光明照耀,相好莊嚴。從此,其家斷食酒肉,虔信佛教。
出自煮雲法師《佛門異記—聖像靈異篇》
四七、姜滕生毀佛遭報
唐武德初年,冀州有名叫姜滕生者,他把村中一所佛堂內的維摩經拿了一本,回去撕拆開後係於杖頭上,拿到稻田裡嚇唬雀子。有人見了責備他說:“你把經典撕裂,罪過不得了!”他不但不知懺悔,反而破口大罵,更進人佛堂,把白瓷佛像的右手打斷。
當時他天不怕地不怕,得意洋洋地。可是到了武德末年,他忽然生了惡疾,進入蒙山醫療了兩年也沒有醫好。回家後,連手足指頭都爛掉了。身體上的惡瘡,更痛得他死去活來。
一天夜晚,他夢見一尊白石佛像,有三尺多高,伸出被打斷了的右手給他看,他醒悟來趕快到白石像前禮拜懺悔,並僱工匠來把石像右手續上,另發願再造佛經四十卷及營建精舍一所。
四六、隨緣化眾的慧聞禪師
唐朝慧聞禪師,信安人,他 常勸人種福田。他說:「未預聖位,在五道中流轉,並禍何所憑依?」他欲鑄造丈八金身像,州官不允許,問他銅從何來?他說待大施主。
不久,有清溪縣夫婦二人,將她們的嫁資及明鑑布施於禪師,禪師為她誓願道:此夫婦發心至誠,明鑑當鑄在佛心前。不久,金佛脫模,明鑑果在佛心前,絲毫無熔。
慧聞禪師又曾往豫章去化緣,獲黃金數鎰,當回去的路途上,忽然遇見劫匪,要搶掠聞師所化來的黃金。聞師事急,就把金投於水中道:「恐損君子福田,請你們到水中去撈吧!」
四五、法定寺中的彌勒聖像
成都的法定寺修建甚早,大約在漢明帝時佛法東來沒有好久,便有此寺了。
唐朝武德年間,沿江上游飄來一段枯木,停而不下;夜晚時候,枯木能放光芒。後被一位精於雕刻的信士撈起,雕成了胖彌勒的頭像。
貞觀年間,寶軌為劍門長吏,見此彌勒佛頭放光,欲迎回供養。但是,數百人也搬取不動,寶軌祝願道:「如菩薩願有所往,弟子護送。」最後說到法定寺,一人便輕輕地把佛首舉了起來。寶軌遂遣工匠為造佛身,並在法定寺修建佛殿以安之。
建國寺即今之大相國寺。
四四、建寺祖師——慧雲和尚
慧雲法師,河南人,10歲出家,受戒後在江浙一帶共建寺20餘座,功成不住,依舊雲遊他處。
一日,行腳至長安,見歙州司馬住宅園中的池沼裡,現出瑰麗的天宮來。雲師睹此瑞應,心中頗為歡喜,因而決定再計劃著建築一所梵宮。
四三、山谷中石像放光
唐龍朔三年二月,沁州有佛光出現,是在綿上縣界內。長穀中半崖上有古佛龕,龕中有三尊石像,中央的佛像常放光明,遍照山谷林木之間。村人將此事報告州官,州官奏達皇上,高永皇帝敕命大慈恩寺玄秀法師率人前往察看。但見光明如火,流飛出滅,連續不絕。玄秀法師把所見到的情形馳奏皇上,高宗詔命畫工圖寫流傳,一連三晚,光明不絕。
四二、石開金像出現
唐永徽年間,雍州藍田東倍真寺,供養一尊金佛,來歷非常奇特。
真山寺在藍田穀之西崖,有僧於寺北修建別院,有一大石甚為妨礙。便用鐵錘把此大石打去,結果把大石打開以後,發現裡面有金像一尊,高有5尺,石頭四邊無縫,天然石裡金像不知從何而來。
四一、因造佛像死而復蘇
隋開皇三年,法慶法師於凝視寺造釋迦如來立像一軀,高1丈6尺,不幸像未造成而法慶法師病逝了。
當時在寶昌寺有位寺僧大智,死後三日復活,他對寺僧們說:「在閻羅王前,曾看見法慶法師面有憂色。不久,又看見一尊佛像進來,閻王忙下階合掌禮拜。佛像對閻王說:『法慶造我尚未完工,為何叫他來?』
閻王回首問一人:『法慶合死否?』
四十、禮佛真儀往生西方
隋時江都安東寺中有位惠海法師,他以淨土為業,精勤專一。一天,有位齊州的道鈴法師,送給他一尊無量壽佛像說:「這是天竺雉頭摩寺五通菩薩乘空往彼多樂世界,請得阿彌陀佛現身,圖寫之真儀,稀有之像也。」
惠海奉而禮之,淨業更加精勤。一天夜間,惠海忽然坐起,面西禮念,跏趺而坐,天明時已逝,面目如生。
三九、西山頭上大佛像
慧雲法師是一位大福德僧,住於梓州通泉寺,身長8尺,西蜀之人皆遙為推崇。
他有一天,在高座上講三論,忽然好像悶了過去,見有一人進來對他說:「西山頭上好造大佛!」
醒來後,他對人說明此事,率領大眾到西山去察看,見西山頭聳立於兩邊泉流中。即時找石匠來動工,高130尺,到貞觀八年才完工。遠近道俗3萬多人前來參加開光慶典。那天,石像口中忽然大放巨光,照徹寰宇。
廬山西林寺千佛塔
三八、日嚴寺的石影像
隋時京師——長安的日嚴寺中,有一尊石影像,其像是八楞紫石英色,高有8寸,內外映徹透明,是在梁武帝太清年間,有一位西域梵僧帶來的,後來侯景作亂時,就把此像安放於廬山西林寺的佛像頂上。
到了隋朝開皇十年,煬帝在江表文集的雜記中,見到影像的記載,知道有此佛像,即派舍人王延壽到廬山西林寺奉回供養。煬帝每有出行,用烏漆函匣盛此石影像,命人在馬上捧著前行,自己則隨在後面以示敬重。
三七、丈六金身縮短五尺高
隋朝開皇年間,蔣州興皇寺佛殿失火,殿中供有丈六金像及二菩薩。當時佛殿被毀,火炎又烈,眾人哀歎嗟掉.無法施救,眼看金像要被大火熔化,忽見佛像在火焰中向南移了一大步,接著頂上火梁滾下,未曾砸到。火滅後,把瓦礫木炭除去,見金像只有五尺多高,而且佛身金色不變,大家甚感奇怪。後來移往白馬寺,鳥雀從不踐穢其身。
永徽二年,有盜者欲來偷像,想化用其銅圖利,把窗門都鋸斷了,但當去搬佛像時,好像有人夾住了他的雙手,動彈不得,直到次日天曉,寺中和尚來問其故。他說:有一個穿白衣服的人,在裡邊撮住了他的手,不能得脫。寺僧命其在佛前懺悔,始得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