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jpg

六、檳城的佛教總會

在元月八日的上午八點,我們抵達檳城的機場,檳城諸山長老,以及佛教界人士,還有馬來西亞佛學院的學生,都已在機場候迎我們。出了機場,在他們的引導下,我們來到佛教總會的大廈。

 

享譽國際,有東方花園之稱的檳榔嶼,位於麻六甲海峽之北端,距離新加坡有三百六十里,全島長十五哩,濶九哩,面積一百零八萬哩。最初,開闢此島的是英人萊特氏,那時是公元一七八六年(清乾隆五十一年),它比新加坡開埠還要早些。最初,檳城只有五十八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人口有二十四萬七千多人,其中英人占十六萬六千九百多人,而目前,檳城有三十二萬多人。

文章標籤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180128-1.jpg

五、披星來帶月去

在新加坡閃電式的訪問,實在是太忙了,筆者訪問其他地方尚能忙裏偷閒,把當時所見所聞做個重點記錄。可是在訪問新加坡的旅程中,連這種時間都沒有而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若當時不記,事後再來追憶,也就難免會有遺漏的地方;加上訪問時,都是來去匆匆的譬如我們訪問新加坡佛教居士林,這是一棟四層樓的新建築物,我們只參觀了它的大殿。在大殿上,供奉著意大利大理石的佛像,上面的建築物,雖然主人一再要我們上去參觀,可是因時間上的不允許,也就失禮的告別了。而筆者在這麼短促的時間內,只能知道居十林的創建人是李俊承、陳賜曲等居士,目前林友有一千多位,每星期有念佛會,每次來參加的人約有二、三百人左右導師是演培、廣義、宏船等法師,每年領導他們舉行四十九天的藥師法會、冬令救濟等的慈善事業資料,以及李俊承居士,在印度獨自建立一所中華寺,以便供給華僧到印度的食住。

 

由於時間上的緊迫,雖然我們盡量在趕時間,可是仍不能按時到達各地,每到一處,主人都熱情的為我們準備茶果;可是我們到了以後,有時連喝個茶的時間都沒有,就得走了,其味道就像趕拜年似的,見了面說聲恭禧」,拱著手就走。如今回憶起來,真是好笑又好氣,因為行程太匆促了,以致於對新加坡的佛教情況,不能向讀者作詳細的報導,甚至對於當時訪問的人物姓名,有的也給記漏了,實在很抱歉。

文章標籤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205159805.jpg

左:曹亞志,右:莱佛士雕像

四、萊佛與曹亞志

我們在新加坡時,由毘盧寺的遠藏、遠度二位法師做我們的導遊,尤其是剛出家不久的遠度法師能說各種語言,對新加坡的歷史、地理也很熟悉,我們走到萊佛士銅像前,遠藏法師介紹說:這是最初來開埠的英國人--萊佛士銅像。遠度法師說:其實第一位上岸插國旗的,是華僑曹亞志。現在筆者簡單地將新加坡的開埠經過介紹一下:

 

文章標籤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ol.jpg

駐錫於本道和尚住持之毘盧寺

三、走馬看花式的訪問

在新加坡,我們又參訪了廣義法師的華嚴精舍、慧圓法師的菩提蘭若、慧僧法師新建的萬佛林、慧平法師的自度庵、演培法師住持的靈峰般若講堂,這兒比臺北的慧日講堂好,不但風景好,四周環境也打掃得好乾淨,它與性仁法師的法施林,原本都是慈老以前住持的地方,所以它們的後門是相對的。演培法師所住持的靈峰般若講堂,大殿是用意大利的大理石砌成的,尤是潔淨莊嚴,演公在此不趕經懺,而以每月十五日誦《金剛經》為生活。

 

文章標籤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yu.jpg

畢俊輝女士所主持的菩提學校

二、菩提學校與畢俊輝女士

在未介紹菩提學校之前,筆者要先跟讀者們介紹他們的校長--畢俊輝女士。

 

文章標籤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161209_113908-1.jpg

5-3星馬佛教見聞記

 

一、短暫的訪問旅程

六日下午五點四十分,我們一行人,從曼谷廊曼機場搭中華班機赴新加坡。

文章標籤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161203_101621-1.jpg

星馬佛教見聞記 目次   回煮雲老和尚專集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五冊

 

星馬佛教見聞記

文章標籤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161201_165118-1.jpg

廿五、簡介大尊長普淨大師

普淨大師號能持,是嗣律宗千華法脈,又號為戒持。佛曆二四四四年,出生於廣東揭陽縣,俗姓黃,早年慈父見背,由慈母張太夫人養育成人。受母教的薰習,大師自幼就傾信佛教。二十四歲時,遠慕泰國為佛教之邦,因此千里迢迢來到泰國,依抱木佛足山的隆源大師出家,經過七年的時間,他在此時間內,曾打石舖路,且因見華僧在泰被人另眼相待,也就發宏願要重興華宗。三十一歲時返國,在江蘇龍潭寶華山慧居寺重受三壇大戒,並在此學律三年,深獲妙果老和尚器重,再重返泰國。後又再度返國,參訪名山寶剎,並遠至西康、西藏一帶,並受諾那呼圖克圖活佛的灌頂。在佛曆二四九一年,三次返國時,受律宗千華十八代祖師妙公上座更為垂愛,視為法器,可作弘律南天之人。

 

當大師再返國時,受泰皇敕封僧爵,並受僧皇敕封為華僧第一位剃度阿闍黎。大師在弘法上,得到諸此的增上緣後,曾制定出家儀軌、叢林清規、開山奏請敕賜界石、舉行結界典範、每年結夏及解夏供僧、在家的延僧供齋、加持福澤種種儀軌,使華僧地位日漸增高,再者他對社會福利工作的力行不息,也是博得信眾歸心的一大因素。大師在泰,弘揚聖教四十餘年,樹立儀規法則,把在泰國的華僧,帶上一條自尊自重的光明大道,不僅是我佛教之幸,亦是我國家之大幸也。

文章標籤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160923_121644-1.jpg

2.泰國華僧現況

目前華僧在泰國,無論是他的本身,或是在社會上的地位也都很高。其原因,要追溯到普淨大師,在佛曆二四九八年,恩受敕封為華宗大尊長的時候開始。

 

普淨大師就任起,對華僧和華寺,有著很多重要的措施,其條文如下:

文章標籤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180121-1.jpg

1.中國宗教的傳入

在速古台皇朝、大城皇朝、吞武里皇朝時,泰國境內,並沒有中國式的寺宇或僧侶,只有中國的神廟而已。當時,泰國境內的華人,也有行佛教的宗教儀式,但這是泰國式的,他們也會隨喜當時的皇上,而鑄造俱胝佛像。

 

吞武里皇朝時,中國、越南的移民愈來愈多,而這兩個國家都是信仰大乘佛教,加上兩國的風俗文化大同小異,也就共同創建佛寺;到了曼谷皇朝時,就有華越僧眾的團體成立,並在曼谷共建佛寺。泰國的大乘佛教,是中越人士共同發起的,但在儀軌、修持方面,則完全依照越南的佛教。

文章標籤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