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憬興禪師騎馬入宮

憬興禪師,新羅國人,十八歲出家,遍覽三藏聖典,名重一時。開耀元年,文武王將崩時,對太子神文王說:「憬興法師可為國師,莫忘朕命。」

神文王即位後,未拜憬興禪師為國師,只封為國老,住在三郎寺。

觀音點化  喜笑治病

憬興禪師住在三郎寺,忽然色身違和,臥一月未愈。一日,來了一位比丘尼,以《華嚴經》中善友原病篇對興師說道:「今師之病,乃憂勞所致,喜笑可以治癒。」於是,此尼即作出十一面不同之相貌,動作詼諧滑稽,使人見了即禁不住捧腹大笑,興師之病果然一笑而愈,尼師也出門而去,入南巷寺而隱。後來,興師畫了十一面圓通觀音之像,終日禮敬供養。

文殊化人  誡師騎馬

有一天,國老將入王宮,從人備了馬匹,鞍騎精美,行路之人見了都要避的。這時,忽然有一沙門,形陋衣弊,手持一杖,背負一個籮筐,於下馬臺上休息。從人看見他筐籃裡都是些魚,呵責他道:「你是穿緇衣的人,背來這些穢物做什麼?」其僧笑話道:「與其挾生肉於兩股之間,我背些三市之枯魚有什麼不可以?」言罷起身而去。

這時興師剛出門,就聽見其僧與從者講話,馬上派人追之,一直追到文殊寺的山門外,見筐子拋在寺門外面,進前看看,筐中的枯魚原來卻又是些松樹皮。入寺查看,見手杖放在文殊像前,使者回報興師,興師歎道:「大聖誡我騎馬耳!」因此,便不再騎馬。

在《普賢章經》上,彌勒菩薩說:「我當來世,生閻浮提,先度釋迦末法弟子,唯騎馬比丘不得見佛。」所以,出家比丘不宜騎馬。

 

出自煮雲法師《佛門異記—菩薩應化篇》

回菩薩應化篇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