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曇始不畏刀虎
北魏太武帝,因受道士寇謙之、崔浩的邪說煽惑而摧殘佛教,下令「詔天下征鎮諸軍,有浮像胡經,皆悉焚燬,沙門無少長,悉坑之」。這時,所幸太子信奉佛教,乃密綏宣詔書,遂使遠近沙門預為自計,僧徒經典,得以保留部份。
毀佛的次年,天降大暴風雨,把武帝所居的殿宇壓倒,武帝幾至於死。時有沙門曇始,不畏武帝暴政,親至宮門,指責武帝毀佛罪惡,武帝令人殺之而不傷,帝大怒,親自以佩刀擊殺之,又不死,再令捕入虎檻,群虎畏服不敢近,帝遂大驚,召登殿拜謝,始為說法,明釋因果,武帝大生愧懼,忽生疾癩,痛苦萬分。人皆說:「崔浩毀佛教所致,帝因此慎懼,乃令誅崔浩及其五族,並使人小便溺其口,當崔浩初毀佛教後,每於路上見有遺棄佛像,便停車以小便溺之,自己被誅後,無人收屍,人皆競溺浩屍,至糜潰而後止。武帝毀佛後,不到七年,為常侍崇愛弒於永安宮,太子文帝嗣位,即大興佛教。」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護法衛教的大德們
佛法雖然有如上的偉大,而且對我國文化又有莫大的貢獻,可是,在歷史上還發生了「三武一宗」的教難,差不多每次教難發生,都是道教的道士們在那裡作怪,結果是「害人自害」。
我們今天能讀到佛經,研究佛學,當然要感謝求法者不惜生命、冒險犯難的求取,其次就得感謝那些不避斧鉞的護法衛教的大德們。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鑑真東渡圖
鑑真 隱元弘法日本
我們中國和尚去日本弘法,而為日本開宗祖師者,據我們所知道的有鑑真、隱元二位大師。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攝摩騰與竺法蘭之來華弘法
梵僧最初來中國弘揚佛法的,是攝摩騰與竺法蘭二位高僧,這是在漢明帝永平年間,明帝派了十八位大臣,攜著皇帝的聖旨,親往外國禮請而來的。
關於攝摩騰、竺法蘭來華弘法,因為皇帝對梵僧禮遇優隆,崇信佛教,所以引起五岳道士嫉妒和反對,而發生釋道鬥法的一段歷史佳話,現在就簡單的說明一下,不但去西土求法不易,而且往往遭遇到極大的障礙和打擊,那一次真如顏丙所說:「法門若也無靈驗,應作中華一聚灰了」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樓那與目犍連兩位弘法家
佛在世的時候,為佛陀弘法最熱心的人物,要算富樓那和目犍連了。富樓那尊者,可以説是弘法者的始祖,他弘法的精神與悲心,更是值得我們效法。
有一次,富樓那要到一個文化未開、國族強悍的輸盧那國去佈教,佛陀勸他另選地區去佈教。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從弘法說到護法
諸位,這一課講「從弘法說到護法」。
人生以服務為目的,佛法以利他為究竟,我們佛弟子是以「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的,我們的責任就是弘揚正法、護持三寶。正法能久住,人心才能向善,社會賴以安定,國運因此昌隆,這在中國歷史上都有證明,法運與國運是有連帶關係的。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贅言
諸位,上面所說的求法與修法,皆是解行並進的方法。求法就是學法,大家來這裡都是學習佛法;但是,學一點佛法而不去依教奉行,也是得不到實際受用,一定要「如說修行」,方能「得佛法分」。
修行法門固然很多,但是在中國的佛教,多數修持不出三種法門:一、念佛,二、持咒,三、參禪。假使我們念生死苦,痛下決心,發大勇猛,拼命的念佛、或拼命的持咒、或拼命的參禪,放下身心來不顧一切,一連做上幾晝夜,絕對沒有不成功的。打牌的人可以一連打幾晝夜,難道修行念佛就不可以嗎?只是我們太懶,不肯下決心去做,倘若痛下決心,一定會成功的。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指頭陀飼狗
再說一個八指頭陀飼狗的故事。
八指頭陀原名寄禪,湖南湘潭人,幼失怙恃,十六歲為人牧牛,睹百花盛開,方欣賞間,忽遭大風雨的摧殘,繁英無一倖存,頓悟人世無常,遂投湘陰法華寺,禮東林和尚出家,於佛前自燃二指,表學道之誠,後自號八指頭陀。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悲心為修法的根本
無論你修那一種法門,千萬不能離開「菩提心」和「大悲心」,《華嚴經》上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大悲心更重要,大悲心為一切修法的根本,《華嚴經》又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覺。」現在,講二個發大悲心的故事。
唯識宗第二代祖師無著菩薩,這是佛教中有名的菩薩論師,他研究唯識時,有些問題無法解決,同時也沒有人可以去詢問,只有彌勒菩薩才能解答他的疑問。因此,他發願拜三年彌勒菩薩,欲親見彌勒菩薩,請示各種疑難。可是,他拜了三年,結果沒有見到,回來痛下決心,再發願拜三年彌勒菩薩,抱著「不見彌勒菩薩誓不休」的觀念,如是者又拜了三年,可是仍然撲了一次空,還是見不到。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字不識的兩個祖師
我們如來藏中,包含一切諸法種子,什麼知識都有,衣裡名珠不假外求,我們再舉出幾個古人例子來證明。
六祖慧能大師,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擔柴漢子。盧行者出家時,一個大字也不識,可是在中國禪宗裡,以他的成就最大,誰都知道佛教裡有六祖大師。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求法的重要
佛法貴在實行,佛說一大藏教,都是告訴我們修行的門徑,如果學佛的人,把佛經當哲學來研究,或者當文學來欣賞,這就錯了。現在有些人明白了一點佛理,以為「人人有個真如性」,人人自性就是佛,不假修持就可以成佛作祖,那就是執理廢事的謬見,最後還是沉淪苦海,不能了生脫死。
過去的祖師,明心見性開悟了以後,還是要修行的,所謂:「未悟以前,如喪考妣,既悟以後,更喪考妣。」悟是明理,證是修證,悟道並不是證果,要證果還是要悟後起修的,這一點我們要弄清楚。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慈明求法於汾陽
古來禪宗大德求法,也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和痛棒,最有名的是——二祖神光大師見初祖達摩祖師,白雪齊腰,尚呵之曰:「輕心慢心,何能聞道?」後來,二祖把自己左臂砍下來,以表誠心,方為說法;臨濟參黃蘗,三次問,遭三次痛棒。這些事,我想,說的人太多了,我現在說說慈明和尚請法於汾陽禪師的事。
寒冬的天氣慈明與數位同參道友去汾陽禪師那裡求法,汾陽見面,就是一盆冷水當頭澆下,淋得他們如落湯雞似的,遭了一次下馬威,並且也沒有地方給它們睡,當時就有人受不了,到別處去了。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探險家——馬可波羅
歐人第一個到達那個處所者為馬可波羅,始把這些險難傳達於歐洲。近世有海定及斯坦因者,用最現代化的裝備,冒萬死的危險才得通過,於是一舉成名天下聞;他們不知道漢唐以來,有多少求法者,毫無現代科學裝備工具,全憑一顆虔誠的信仰心支持,而度過此一難關。所以,斯坦因於過帕米爾高原後,甚惜漢唐將士竟不在此立碑,因為它的困難,較之歐洲史上漢尼拔,以至拿破崙與蘇伏洛夫之越阿爾卑斯,簡直是天壤之別了。
唐朝義淨三藏,從印度求法歸來,作了一首求法艱難的詩,他很慨然的說: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人求法的艱難
諸位:我們現在能夠不花一文錢、不費一點力就能夠聞到無上妙法,這真是「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一定是「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的。諸位如果不信,請看古來高僧大德們,他們是怎樣才能聞法修行的?佛法又是怎樣傳到中國來的?
釋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為求半偈,捨其生命,像這些故事,在佛經上講得很多。佛法到中國來,是中印兩國的高僧大德,他們不惜千辛萬苦把佛法傳來中國;中國高僧到印度去求法取經的事蹟,普通人只知道玄奘大師而已,其他的因無小說流傳,不但世俗人不知道,甚至有些信佛不研究教理的人也是不知道。現在,我再介紹一點歷史記載古人求法、冒險患難的故事。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講演
一、從求法說到修法
諸位同學!今天,我能與諸位共聚一堂研究佛法,感覺很高興,可惜我肚子裡貨色並不多,縱然有一點也是「古董」,講出來是否能合諸位的口味,尚不得而知;所幸這次來和諸位上課的講師,除我而外都是頂呱呱的第一流人物,他們一定有很新穎的題材講給諸位聽的。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後感言
在本省,傳具足大戒與五戒的地方很多,傳具足戒的戒期中,戒師們都重視在比丘、比丘尼戒的教禮上,很少有專為在家五戒傳習,所以有的人雖然在戒期中受過五戒,卻什麼也沒學到,吃飯過堂等禮節更談不上。有的地方專傳五戒,可是為時甚短,最多也不過三天,最少的是二小時,戒期規法更談不上了解和練習。
這次看到澎湖佛教支會傳的五戒,以筆者的看法,此次最為圓滿。我以為,今後受五戒者,若要學真正的規矩法則,皆以單傳七天為佳。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梵音歌詠 慈光樂隊
澎湖佛教會內最大的組織,以及發揮最大力量的,就是澎湖念佛會,會員已有五、六百人之多,該念佛會還有分會很多處,現在佛語、歌聲揚遍了各小島。關於弘法方面,念佛會有十二人組成的慈光樂隊,還有十四人組成的慈光鼓笛隊、風琴、幻燈機……等,可以說,弘法工具應有盡有。梵音歌詠隊的這一班小獅子,現在正養經蓄銳,在不久的將來會組成弘法團來台灣弘法的。
他們的念佛會,每月有一次大悲法會,筆者這次欣逢其盛,她們那種虔誠的態度、莊嚴的唱誦,實在令人歡喜。各鄉村的婦女們,更是扶老攜幼的趕來參加,最大的目的是消災、喝大悲水,人數之多,少說也有三百人以上,這是適應大家心理需求而設的,同時也只有這些方法,才能發揮宗教的力量。人有誠心,佛有感應,這是功不唐捐。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百戒子 告假出山
十一月二日是萬壽戒會圓滿的日子,上午二點就在大殿上舉行苦行——燃香供佛,除新戒弟子每人燃香三枝以外,一般青年沒有一個肯落人後的,也都要求替她們燒三個香疤。
午後一點鐘,一百位新戒告假出寺,他們虔誠地整齊披衣,排立在大殿前,聆聽三師最後的教誡開示,然後大家禮佛退出,個個都受了清淨佛戒,法喜充滿的走出了山門。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祝壽典禮 正授五戒
十月三十一日是總統蔣公華誕,這一天傳授五戒,特別的熱鬧和忙碌。在前二天,南老已為新戒們開示,講過三皈、五戒、菩薩戒的意義,老法師悲心殷切,每晚都講二個多小時的開示。廣慈法師也知道新戒們佛法難聞,一有時間就請三師為他們講開示。
上午八點半為 總統祝壽,壽堂設在佛殿。為了佈置壽堂,前一天忙了一整天,因此壽堂佈置得隆重莊嚴。屆時齊集大殿,先由慈光樂隊奏樂鳴炮,然後由三師率領眾新戒誦經祝壽。下午三時,開始正授五戒,其中有八人受菩薩戒,還有二人受沙彌尼戒,一直到下午六點多鐘才功德圓滿。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天受戒會 上堂十四次
記得民國四十一年大仙寺傳戒,一個戒期內只有二次上堂;去年,基隆靈泉寺的戒期,可以說是上堂齋最盛,一個戒期有二十六次上堂,時間是一個月,一天還沒有一堂;可是,這次澎湖七天的戒會,就有十四堂的上堂大齋,兩次素麵包供眾,於此可見法會之盛況了。
最使人感動的是這些小菩薩,她們也發心供上堂齋,她們知道「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的道理,慈仁、慈霞、慈意、慈珊、慈馨、慈蒲、慈如等七位青年,合湊八百元打一堂上堂大齋,因此,得戒和尚特為上堂說法,說明佛經上很多女菩薩請法的故事,如《無量壽經》之韋提希夫人、以及妙慧童女故事的功德等等。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