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xuanzang.jpg

三三·西天取經的玄奘法師

 

玄奘法師,俗姓陳,河南陳留人,出生於隋文帝開皇十六年,師十三歲出家。

 

唐貞觀三年,獨自偷往西域求取佛經。關於奘公一生事蹟,不知有多少文字記載;《大慈恩傳》就有十卷之多,這裏擇其要者,敘述數點如后:

 

人馬困於沙漠

 

奘師一連偷越關外五座烽臺,遇到風沙大起,天晚在一沙溝安歇,把水袋拿出來倒水喝,水袋太重,一不小心,水袋覆地,自已只飲了一口,其餘倒個精光,沙漠中,水就是命,寧可無糧,但却不能缺水,奘師懊喪不已。

 

三更以後,再向西行,辨不清路向,唯以西北之星月為指標,摸索前進。次日午後,口渴腹飢,所携乾糧也無法下嚥。如是一連四晝夜,人馬俱乏,再也不能前行了,便倒臥在沙地上。奘師一心默念觀音聖號,奄奄一息,氣將殆絕。到了第五夜,一陣涼風吹醒了奘師,馬也抖擻精神的站立了起來,奘師便上馬,勉強西行,行約二十多里,又倒下去了,昏沈中見一巨神,勉他振作,繼續前進,不可臥而待斃。於是勉力復起,爬上馬背,剛跨上去,馬朝異路奔去,奘師也無力挽住,只有任牠而行。約一刻工夫,行到一個有水沼澤,池水清冷澄澈,人馬如見了救命王菩薩一般,伏下狂飲個飽,池邊青草蔓生,馬飲了水,飽食青草,人也澡浴一番,把乾糧和水吃了個痛快,休息了一天一夜,精神復原,便盛水割草,繼續前進。流沙之中,曾遇見了奇形怪狀的惡鬼,繞人前後,念觀音聖號也不能令去,改誦《心經》,惡鬼聞聲而沒。

 

遇賊眾  險遭難

 

奘師抵達印度,有一次,到阿瑜陀國禮拜佛陀聖跡以後,就顺着殑伽河東下。同船的人有八十餘眾,河的兩岸都是茂密的樹林,他們正行之間,忽然從林中支流處開出十餘隻賊船,客人一見,紛紛跳河逃避,賊眾蜂湧而至,同船皆作了俘虜。賊眾搜括寶物畢,又選了一位最漂亮的男子,帶回去祭他們的神,這位被選中的男子正是玄奘法師。

 

原來,那些劫賊他們侍奉突伽天神,每到秋天,要在林中找一個美男子,殺了祠天,這次發現玄奘法師年輕貌美,所以都很高興。因此,他們就在林中,用水和泥作壇,牽扯奘師上壇坐下,有幾個人拔刀持立,待命開刀。

 

奘師對他們說:「我遠來求法,傳於未聞,此願未竟,你們殺我,必獲罪報。」賊人不聽這套,奘師知道逃不了,就再對賊眾說:「請給我片刻時間,不要逼拉,讓我正心斂念端坐一會兒,再讓你們去剖!」

 

 

奘師正念一心觀史陀天--彌勒菩薩所居宮所,於心想中一如登上須彌山,越過一二三天,見到了慈氏,此時身心歡喜,不知身在待剮之壇,也不知有賊。

 

須臾之間,黑風四起,折樹飛沙,河流湧浪,船舶翻覆,賊徒們大駭,就問奘師同船之人:「此沙門從何而來,叫什麼名字?」同伴們說:「此人名叫玄奘法師,是從支那國來求法的,你們若殺了他,必觸天怒;你們看,現在風雲波譎之狀,天神已瞋,應速懺悔。」賊人們聽了駭怕,相率伏地求懺,這時奘師還不知道賊人已經回心不殺,賊人用手去觸他,他才開眼說:「要殺你們就殺吧!」賊人哀泣道:「不敢害師,求受懺悔!」奘師聞而為他們說法,並受五戒,頂禮而去,遠近聞者,莫不嘆敬。

53351533557861_副本.jpg

禮聖像  求三願

 

奘師到伴爛拏缽伐多國,尋禮聖跡,在一個名叫孤山的山中,發現一座精舍。舍中有一尊檀香木所刻的觀音聖像,特別靈驗,至心懇禱,有求必應,前往參拜求願的人很多。守護的人,恐客人不潔淨,污染聖像,所以在聖像的周圍設了柵欄,凡有人獻花請願者,都在棚外,不許入內。

 

奘師來到孤山,也買了種種鮮花,穿成花縵,到聖像前,至誠頂禮,向菩薩跪發三願:

 

一者,於此學成,得平安還歸本國者,願花住尊者之手。

 

二者,所修福慧,願生覩史陀天,事慈氏菩薩,若如意者,花掛尊者兩臂。

 

三者,聖教中稱,眾生界中,有一分無佛性者,某今日心疑,不知有無,若有佛性,修行可成者,願花貫尊像頂。

 

請願是用花縵依次遙散,奘師皆如所願,滿所希求,歡喜無量,在旁見者,莫不讚嘆歡喜,並說這是稀有之事。

 

外道辯輸  終身為奴

 

有南印度戒日王的灌頂師--般若毱多者,寫了一本《破大乘七百頌》的書,說大乘是偽經,非佛所說。當時,戒日王因出征討賊不在國都,烏來國(可能是今日錫蘭)的小乘論師,也重視此論,因而取回此頌給烏來國王看,並請求要與大乘論師辯論。國王許可,並由王下書與那爛陀寺,請他們派遣大德前來論義。

 

那爛陀寺正法藏(即戒賢)法師就派海惠、智覺、師子光、和玄奘法師四人,應邀前往。

 

在此事尚未發生以前,有一個順世外道,來那爛陀寺請求論難,並自書四十條,掛於寺門外,奘師聞而出會外道,彼此議定如一方辯輸,以斬首相謝。結果往復數番,外道輸了,便請奘師殺他腦袋,奘師說:「沙門釋子,蟲尚不害,況殺人乎?」外道見奘師不要他頭,心生歡喜,懇求給侍奘師,隨時奉候,奘師聆受,聞者無不稱慶。

 

現在要到烏來國與小乘學者辯駁,必須先研究彼論,奘師所降伏的順世外道,對小乘論義知道甚詳,便貢獻奘師許多疑義及寶貴意見,因而奘師在彼小乘義理上找出謬點,再申大乘之義以破之,共成一千六百頌,名「制惡見論」,頌成呈送正法藏過目,戒賢與諸大德都讚嘆不已!因此奘師便嘉獎順世外道,許其自由,隨意而往,外道歡喜,頂禮而去。這位外道到東印度,對拘摩羅國王談起奘師的德學,滔滔不絕,王便遣使恭請奘師滋臨本國,奘師便應邀而往,與拘摩羅國王說法。

 

後來,戒日王聞知奘師在拘摩羅國王那裏,也遣使迎請到本國供養聞法。拘摩王說:「要我的頭可以,要請奘師走,不行。」戒日王聞而大怒,便命來人索拘摩王頭,不然起兵來討,拘摩王駭怕,只得送奘師到戒日王所,戒日王見而歡喜,頂禮恭敬,猶如父師。

 

奘師譽滿五印度

 

戒日王在曲女城為奘師作一法會,命五印度的沙門、婆羅門及外道等,都來聆聽奘師顯發大乘,並普告曲女城的人民,命他們屆時也來瞻仰支那法師的說法。

 

五印度十八國王,相繼來到曲女城,大小乘僧眾三千多人,那爛陀寺一千多人,四方婆羅門、外道尼乾子等二千多人,真是空前盛會,十八國王所帶來之隨行人馬,充塞曲女城郊數十里。

 

戒日王特為此事,在曲女城會所造了兩座大殿,各容一千多人,安置佛像,香花供養。會所距王宮四、五里,那天從宮中出來,鑄了一尊金像,裝在大象上,戒日王作帝釋形,手執白拂,拘摩王作梵王形,手執寶蓋,侍像左右,奘師亦騎象後隨,更有三百大象、諸王、大臣隨侍。

 

到了會場,設食行施後,請奘師升座。先標舉辯論的宗旨,然後請大眾來徵難。論題掛於門外,一連十八天,無人能與奘師駁難者。戒日王讚嘆不置,巡迴告唱曰:「支那法師論勝,十八日來無人能抵敵者。」大眾於歡喜之餘,並為法師冠上美號:大乘眾稱法師為--摩訶支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者號奘師為木又提婆,此云解脫天。

xuanzang-xxz.jpg

沙洛迦寺留念

 

奘師度過黑山,到了迦畢試國,迦國聞知,各寺沙門爭相迎請。其中有一小乘寺名「沙洛迦」,據說是以前中國漢天子有一皇子質於此而建此寺,其寺的僧人說:「我寺本漢天子兒作,今法師從彼來,宜先來我們寺中。」奘師許之,即先住彼寺。

 

奘師進駐沙洛迦寺,也留下給人們讚嘆的事蹟:

 

漢皇子在此寺住時,曾藏了無數珍寶於寺中的大神王足下,欲留着後來修補伽藍用的。寺僧也都知道,但尚沒有動用。最近竟被惡王起了貪心,欲奪取僧寶,派遣兵卒前來斬掘神足所藏珍寶,然而他們正要動手時,忽然大地震動,神頭上的大鵬神鳥像,也振翅驚鳴,兵卒一齊驚倒於地,大懼而去。

 

沙洛迦寺塔已經損壞,寺僧欲取寶修理,地還是震動無人敢近,奘師既到了寺中,眾請奘師說明此事。奘師便赴神所,焚香道:「質子珍藏此寶,擬修功德,今開施用,誠是其時,願鑑無妄之心,少戢威嚴之德,如蒙許者,奘自請開,秤知斤數,以付所司,如法使用,不令虛費,唯神之靈,願垂體察。」說罷,地動停止,奘師命人掘地,深約七、八尺得一銅器,內有黃金數百斤,明珠數十顆,寺僧驚喜,無不讚嘆奘師德感。

 

龍窟睹佛影

 

奘師聞聽燈光城西南二十多里,有瞿波羅龍王所住的窟,如來過去曾在這裏降伏此龍,並留佛影在窟中,奘師要去禮拜,然而道路荒阻,又有劫賊,兩三年來,已很少有人前往,去了的人,都不見回來,音信查無。使者勸奘師不要去冒險,奘師說:「如來真身之影,億劫難逢,寧有至此而不往拜禮者?」於是,奘師辭退使者,自己一人獨往。

 

到了燈光城,想找一位嚮導引路,但沒人肯去,問路也沒有人肯說。後來碰見一個小童說:「寺莊很近,我引法師去寺莊!」奘師同小童到了寺莊住宿,詢問一個老人,老人為叙說緣由及路向。次日,奘師便循路前往,行不及幾里,便遇到五個刼賊,拔刀而來,奘師忙把帽子除下,現出僧相,說明是出家人,賊人問奘師到那裏去?師答:「龍窟禮拜佛影。」賊說:「法師難道沒聽說這地方有劫賊害命嗎?」奘師道:「劫賊亦人也,吾為禮佛聖蹟,猛獸惡禽不懼,況檀越之輩都是人呢?」賊聞而動容,有信根者,便隨侍奘師一同前往禮拜佛影。

 

到了龍王窟所,見窟在石澗東壁,窟洞口朝西,近前看看,裏面黑漆漆的,老人說:「從此進去,觸摸東壁行約五十步,向東而觀,就可以看到佛影。」

 

奘師依照老人的話進去,向所指方向至誠禱拜,竟一無所見,自責障重,悲泣懊惱,更至心禮念《勝憂經》,至誠禱拜。於是,便看見東壁上現出如缽子那樣大的光,倏然又滅。奘師乃自誓道:「若不見世尊影像,死不離此。」又至誠頂禮下拜,忽然一窟大放光明,如來影像宛然現壁,妙相莊嚴,不可言喻,所現佛像,身着赤黄袈裟,左右背後,菩薩、聖僧隨侍,奘師喊叫外面的人快進來看,外面的人舉火進來,佛像隱去,師令滅火,各各至誠禮拜,佛影重現,六人之中,五人得見,其中一人,一無所見。

 

引路而來的老婆羅門,歡喜讚嘆的說:「若非法師至誠願力所感,我們是看不到的。」五個賊人也棄邪歸正,禮拜奘師,受戒而去。

20200227_201305_006.jpg

奘師東來  戒賢預感

 

法師初到印度那爛陀寺,拜見戒賢論師時,正法藏戒賢見到奘師來,竟喜極而泣!住下以後,命他姪子覺賢法師,把他三年前生病的因緣,對奘師述說。覺賢感嘆而追憶的說:

 

「和尚昔患風病,每病發手痛如火燒刀刺,乍發乍息,已經有二十多年了。三年前病發的一次,痛苦尤甚,和尚幾欲自戕,以不食而了脫此業繫之苦色身。

 

有一天夜間,夢見三人,一黃金色,一琉璃色,一銀白色,形貌端正,儀態莊嚴,來對和尚說:『汝欲棄此色身也?經云:說身有苦,不說厭離於身,汝於過去,曾作國王,多惱眾生,故遭此報。現在你應觀省宿愆,至誠懺悔,忍苦念經,自當銷滅,厭色欲離,苦終不盡。』

和尚聆諭,即向慈氏頂禮道:「戒賢常願生於尊處,不知得否?」菩薩說:『汝廣傳正法,後當得生。」

 

金色者自言:『我是曼殊室利,見汝空欲捨身,不為法益,故來勸汝。望汝顯揚正法瑜伽等論,後三年,將有支那國僧,樂通大法,欲就汝學,汝可待之。』和尚禮拜報曰:『謹以尊教。』言已不見,從此和尚病亦癒。」

 

玄奘聞覺賢述說畢,向正法藏戒賢感激禮拜道:「如此說來,奘當盡心學習,願尊者慈悲攝受教誨。」法藏又問:「法師在路上幾年?」奘師說:「三年。」法藏說:「與我夢時訖今相符」由是,種種誨諭,奘師歡喜,法藏高興。師徒之情,溢於言表。

 

歡迎人潮  水洩不通

 

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奘師從西域取經回來,到了京郊之西,道俗競相歡迎的人有數十萬,情緒的熱烈,喧天動地,欣喜如狂,奘師答謝禮迎,應接不暇。將欲進入都城,人潮蜂湧,前進不得。無奈,只有停住別館,通夜禁衛,使奘師辛苦旅途得稍事休息,候備人員也為阻斷,停於道旁。自故城之西,南至京師之朱雀門街之都亨驛,有二十多里路,民眾夾道歡迎禮謁的人,不但無法行走,連轉身的空隙也沒有了。二十多里的道路上,人山人海,萬頭鑽動,可就是前進不得。這是當時親自所見的道宣律師的寫實,奘師之回國,真可謂空前之殊榮。

 

太宗皇帝這時也駕幸洛陽,一覩盛況。奘師留諸經像送弘福寺,京邑僧眾競列幢帳,助運莊嚴。當時感瑞雲現于日北,團圓如蓋,紅白相映,在佛像上面,顯發輪光。這種雲光,從午至暮,一直等到佛經佛像進了弘福寺,瑞輪方始隱去。京都四民,一連五天,歇業慶祝,當此時期,傾仰之高,終古罕見。

 

往生徵兆

 

奘師譯完《大般若經》,合掌歡喜的告徒眾說:「此經與漢地有緣,乃鎮國之典,人天大寶。余今年六十有五,已盡瘁於是矣!」

 

那天,請經到嘉壽殿講誦時,般若放光,諸天雨花,空中音樂鳴聞。

 

一日,玄覺法師夢見一浮圖,端嚴高大,忽然崩倒。驚醒走告奘師,奘師說:「此非汝事,乃我滅謝之徵。」

 

十二月九日晚間,奘師脚上破了點皮,因此生病。十六日如同玄覺夢所見,並另有白蓮花,鮮潔可愛。十七又看見百千人,形容雄偉,身穿錦衣,種種妙寶莊嚴之具,從奘師臥房一直到後院山林之間,都有幢幡音樂。奘師知時已至,命嘉尚法師錄他所譯經論、標像,將此福慧,回施有情,同生覩史天宮,同事慈尊,願畢,安然往生。

 

慈恩寺僧明慧,道業精動,一日初夜,他正在佛堂繞佛。忽見北方白虹四道,自北往南,直至慈恩寺塔院,皎潔鮮明,心中且驚且喜,他想:如來滅度時,有白虹十道,今有此相,莫是玉華法師有無常?天明,白於大眾,九日早上,奘師入滅消息果達京師。

 

高宗皇帝聞而罷朝數日,哀慟的說:「朕失國寶矣!」終日悲淚,文武百官亦莫不哀泣!

 

臨終哀榮  百萬人送葬

 

翌年四月十四日出葬,都城僧尼士庶,參加送殯的人百餘萬,京邑諸州,有遠至數百里而來送葬者。靈柩素蓋白幡,泥洹帳輿,金棺槨沙羅樹等,五百餘車。

 

那天,縮素宿於葬所的有三萬多人,這是高僧中,臨終哀榮最動人的場面。

 

尾證

 

奘師初往西域時,在靈巖寺前摩着一株松樹說:「我西去取經,汝可西長,若吾歸來,汝就東迴。」後來松枝果然年年朝西生長;及奘師起程回來,松枝便迴向東折。有寺僧道:「奘師回來也!」西迎之,果如所言。自此人謂此松曰:「摩頂松」。

 

奘師東歸,共譯經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五十五卷,造俱胝畫像,彌勒像各一千幀。又塑菩薩、羅漢、諸天像十俱胝,抄寫《能斷般若》、《藥師》、六門陀羅尼經各一千部,供養悲敬二田各萬餘人,燒百千燈,贖生靈不計其數,如是功德於臨終普皆迴向史覩天宮。

 

出自煮雲法師《佛門異記——譯經弘道篇篇》

回〈譯經弘道篇〉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