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180096-1.jpg

十一、大金佛的莊嚴

這尊金佛的鑄造,非常莊嚴巍峨,海軍教官沙越少校,曾作以下的記載:它是根據素可泰皇朝中葉的方式,和泰國高超的技藝所鑄造的佛像。佛髮是火舌式,向上螺旋地高昇,兩邊又有三層的波浪形的毫光,佛首和佛面是鵝蛋型,佛眉微彎而成弓形,佛眼光明,且有精神而矍爍,佛額濶大,佛鼻隆高,宛似鸚鵡嘴尖,佛唇微笑,佛頰飽滿,如熟透了的芒果,佛耳長似蓮花瓣,佛頸渾圓分作四節,佛肩寛大,胸濶乳隆,佛身渾圓,腰細臀大,右掌背隆滿,垂放在右膝上,佛指細長如燭,五指相齊,佛足圓長。金佛像係盤坐方式,也就是伏魔式,右掌仰放在腿上,僧衣橫披,法相莊嚴,使人望而生敬。

 

在玉鳯寺金佛的佛台上,還鑄有素可泰皇朝,坤藍甘杏大帝時代的古文,並有藝術廳古物與歷史局等文書,乃參通康注的譯文云:

 

佛曆一九六三年,每年三月初一日(上弦)頌綠陶伯藍、施藍塞外皇舉行慈善法會,並且分別舉行兩種布施法會,即是為智慧佛祖供齋大法會,及為這尊黃金佛舉行法會,捐施一片地產約六萊地,作為供奉佛像聖地,同時皇后和太子、公主也捐獻善款,作為香火之費,本朝終止之後,任何人均可以隨喜供奉這尊佛像。

 

這尊古代金佛像的歷史,根據藝術廳古物,及歷史局專家的研究,認為可能是由鄭王復國,或第一世皇開國,或第四世皇時代,由北方遷來泰京的,但佛像在什麼時候塗上灰土形式,是曼谷皇朝時代的藝術方式,所以認為金佛是在曼谷皇朝時代被封上的。

 

至於金佛塗灰的原因,則有不同的推測,有的認為,可能是預防外敵的刼持,因為曼谷皇時代,第一世皇、第二世皇時期,經常和緬軍打仗。

 

又有人認為,可能是金佛損壞,而無法裝修使其復原,因此塗上灰土,改為灰像。

 

這些說法,筆者認為金佛塗土的理由,以前者說的比較合理,而佛像的發現,是後者記載的比較詳細且有根據。

 

供奉這尊金佛的玉鳯寺,是泰國古代人民所建成的寺廟,大約是在大城皇時代所建成的。原名叫做山鳯寺,因為該寺是吞府的一位華僑--金山鳯出資建成的。

 

鄭王開國吞府時期,御賜該寺為皇家佛寺,更名為越鳯亞越沙威限」,曼谷皇朝時代,第一世皇封為越鳯亞母旺威限」,第二世皇改為越鳯旺沙華拉威限」,第三世皇又封為越鳯沙藍」,第四世皇改為今名越鳯樂達那藍」--玉鳯寺,目前一般人都稱之為大金佛寺。若以目前這尊金佛的價值,約二億八千萬銖,每銖臺幣二元,也就是臺幣五億六千萬元,如不是以佛教立國,那麼國家、人民都不會如此施捨佛像金身了。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

回〈泰國佛教見聞記〉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