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煮雲長老

精進佛七的推廣者:煮雲長老

文:溫金玉

一個時代涵養著一個時代的氣象,一個時代也成就著一個時代的英傑。煮雲法師作為兩岸聞名的淨土先賢、佛門大德,早已為廣大信眾所景仰。其一生篳路藍縷、為法忘身、孜孜矻矻、弘法利生的菩薩道經歷,椎心泣血,感人備深。聞其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其對正法之弘傳,對淨土佛七之提倡,響鼓重錘,音聲至遠,雖歲月驚鴻,其弘法利生的精神依然照耀世人。

煮雲法師(19191986),江蘇如皋人,俗姓許。法名實泉,字醒世,號煮雲。少時曾于香鋪做學徒。1937年日寇侵華戰爭爆發,生活陷入困頓,他像許多貧而無告的人一樣,走上了出家的道路。1939年,由如皋西場惠民寺參明老和尚「代刀剃度」,他成為一名沙彌。1941年,在南京棲霞山寺受具足戒,繼而肄業於該山律學院,旋入鎮江焦山佛學院。

1945年,圓瑛老法師在圓明講堂設立「楞嚴專宗學院」,招收學僧。煮雲法師入院受學,親近圓瑛老法師。後學院因圓老中風無法繼續而停辦。煮雲法師無奈離開上海,到松江天馬寺暫住。1947年初春,普陀山法雨寺春季傳戒,煮雲法師受聘為悅眾,這樣他到了普陀山,與觀音道場正式結緣。

戒期圓滿後,煮雲法師便留在山上閱藏。同年八月,到普陀山的前山普濟寺,聽誠一法師講《法華經》,就留在普濟寺客堂任知客,在此結識了該寺的當家師慧顗法師,由此有了他們三十多年後又為師徒的因緣。

1948年,煮雲法師又轉到雙泉庵任職事,到了1949年,戰火蔓延到江南,普陀山也一片混亂。未久軍隊到山上徵兵,年輕的出家人都要跟軍隊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煮雲法師跟著軍隊到了臺灣。從此告別了觀音聖地,開始了臺灣弘法歷程。

煮雲法師在臺灣三十多年的弘法,主要有兩大貢獻。一是法師致力於淨土法門的弘揚,初到臺灣時諸因緣不備,但1951年下半年時,法師便突破困難,在清水寺借地方打了一場佛七,這是他在南部打佛七之始。1953年接任臺灣鳳山佛教蓮社之後,因緣成熟,大弘淨土法門。1954年六月,他二度到台東弘法,年底在鳳山蓮社舉辦了「彌陀佛七」。

法師在臺灣首創精進佛七,帶動島內念佛、打七風氣,於淨土法門的弘揚貢獻甚大。自1971年起煮雲法師常奔波于臺灣各地主持精進佛七,提倡念佛修行,名聲大振,各地佛七多請法師主七,席不暇暖。在法師生命的最後十年中,主要是領導各種精進佛七。後來「精進佛七」在全台的推行,與法師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煮雲法師在臺灣弘法,自始至終都宣揚淨土法門。他一生的心願是在臺灣建設一處專修淨土的道場,起先因緣未具,諸多障礙,一直到1982年,有一張姓信士願將台中縣太平鄉土地捐獻,以供建寺。19836月,寺院正式破土,開山創建臺灣最具規模的淨土宗道場,名為護國清涼寺。法師於寺內每年舉辦6次精進佛七,並於1985年創辦淨土專宗佛學院,培養淨土宗弘法人才。

于淩波先生評論說:「臺灣佛教的淨土法門,有三位提倡最力的大德,緇眾中除道源外,南部鳳山佛教蓮社的煮雲法師,也是宣導最力的一位,他一生主持佛七不計其數,帶動各地的念佛風氣。在家眾雪廬老人李炳南居士,最早創辦台中佛教蓮社,以後發展各地布教所、念佛會50餘處。這三位都對臺灣佛教有重大貢獻,可稱之為淨宗導師。」

 

 

13

煮雲長老、星雲長老、真華長老于佛光山傳戒

法師弘法足跡遍及臺灣各地,鑒於台東、花蓮、澎湖等偏遠地區,聽聞佛法之機緣較少,乃率領弟子深入台、澎各鄉鎮,弘法說教。有資料說,他是首位前往東臺灣化導的漢傳僧人。

二是以文學筆法著書弘教。煮雲法師曾就讀于南京棲霞律學院,後就學于鎮江焦山佛學院、上海楞嚴專宗學院等佛教學府,這樣的求學經歷,奠定了他後來講經弘法及從事著述的基礎。

法師傳世著作有《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煮雲法師演講集》、《佛教與基督教比較》、《病患指南》、《金山活佛》、《皇帝與和尚》、《佛門異記》(大陸版改名為《佛門故事大全》)、《東南亞佛教見聞記》、《弘法散記》、《精進佛七日記》、《大專青年精進佛七專輯》、《精進佛七感應錄》等。

煮雲法師文筆清麗,敘述感人。其弟子慧見在《煮雲法師全集編印緣起》中稱讚說:「先師窮畢生之精力於寫作,廣聞博覽,巨細靡遺,於護教弘法之熱忱方寸中,所激發出來的作品,充分流露出其言行器識與曠世悲懷。其文字於平淡中見剛勁,閱其文者,無不交相讚譽,有口皆碑。」

我們僅以《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一書來看其特色。星雲法師在專為《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所作序中評價說:「我也覺得他的文章談笑自如,風趣橫生,村言俗語,信手拈來。極不易懂得的佛理,他能很巧妙很通俗的表達出來給讀者明白易曉,僅僅這一點,也就夠人稱道的了。」

此書完全用通俗的白話,以一種觀音故事會的方式作為敘述風格,能最高效地調動人的閱讀欲。對於這樣的書寫方式,星雲法師評論說:「一本小書《白蛇傳》,把法海禪師的道力完全表揚了出來,使人人都知道和尚是降妖魔鬼怪扶助善良的;一本七欄位的《王氏女對金剛》和《目連救母》,把誦經的功德和輕慢三寶的罪過,劃分得清清楚楚;這些書的著者,可能不是出諸教徒之手?我們現在不必管他這些書是否有歷史或聖典的根據,但我國民間普遍的能知道善惡因果的報應,卻都不是因了他們讀過三藏十二部,或聽過什麼高僧大德的宣傳,而是因了受這些小書的影響!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三藏十二部可能距離太過遙遠,而這些觸手可及的小書恰恰成為最應機的弘法普及讀物,成為民間勸善最好的教材。星雲法師在序中感慨說:「我們不可輕視這些小書,這些小書給大眾的善良教育,實在勝過學校多多!」

這樣的流通其實也涉及到佛教的弘法模式的探討。星雲法師在序中反省說:「我們中國做弘法工作的佛教徒,專愛談玄說妙,引經據典。講佛法的時候,好象不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顯不出自己的學問;寫文章的時候,不論『唯識所變,唯心所現』,就顯不出自己的才能。這樣一來,真正能向廣大群眾介紹佛教的,倒反而給那些著小書的作者有意與無意的做去了!我們有心推動佛法大眾化的工作者,甯不慚愧?

煮雲法師見到了這一點,所以由他的口頭講的或文字寫的佛法,都是盡力的求其通俗,盡力的走向廣大的群眾。《普陀山傳奇異聞錄》把一般應機的佛教介紹給大眾,確是很可珍貴的資料!」

中國人可以不知有什麼樣的佛,但卻沒有人不知道觀音菩薩的。關於觀世音菩薩,在佛典裡不單是《法華經》中的《普門品》裡說到,在《般若經》、真言儀軌、《悲華經》、《觀音授記經》,還有淨土宗的經典、密宗的經典,都共同的崇奉尊敬觀世音菩薩,但為什麼一般人都只知道觀音菩薩的名字是叫妙善公主,而不知道觀音菩薩還有名字叫做「淨聖」、「大悲施無畏」、「正法明如來」、「金剛菩薩」呢?

正是因為中國人都知道妙善公主的傳說。而描寫這一故事傳說的就是《觀音得道》一書。此書是大眾的讀物,而佛經是學者們研究的古書,大眾的知識是從大眾的讀物裡而來。今日佛教的流傳弘揚,是多麼需要創作正知正見的大眾讀物啊!《普陀山傳奇異聞錄》的發行問世,的確可以說是彌補了這個不足!

中國人向來喜愛傳說故事,其傳播之快,影響之大是正統主流文化無法企及的。對於感應故事的意義,于君方教授曾說:「在更新並提升觀音威力的過程中,感應故事有助於維持世人對這位普世救度者的信仰,我認為這是感應故事自始至終的功能,正是透過這樣的故事,才使中國人產生與觀音的個人關係。感應故事具體呈現經典中觀音的教化,並賦予觀音塑像或畫像生命力。換句話說,感應故事教導人們認識觀音,證實佛經中關於觀音威神力的敘述真實不虛。」

丁敏教授撰有《煮雲法師的佛教經驗與佛教事業─1949年大陸來台青年僧侶個案研究》一文,其中評價說:「煮雲法師在臺灣重建大陸化佛教模式的過程中,在五零年代至七零年代他可謂傳統佛教中的改革者,在把佛教普及化、通俗化上,他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但在傳統大陸式佛教隨著教界思想的變動、社會脈動的變化,逐漸轉型欲建構出當代佛教主體特性的八○年代,他則成了新時代中舊傳統的宣導者。所以,煮雲法師可以說是當代臺灣佛教在八○年代中期之前,精進佛七和通俗佛教的代表者。」

煮雲法師這樣一種弘法模式,對我們今天傳播傳統文化,普及民眾教化應有太多的啟發引導的意義,值得借鑒、反思。

轉載自騰訊佛學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