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文殊化身的戒闍黎2
人不行善 死後為犬
淳熙四年,戒師來到杭州天竺山,行人禪師,勤修止觀,與師同里而住,兩人交往,頗為相得。行師告戒師道:「我要回臺州兜率院,我們一齊去好麼?」戒師一聽,很高興道:「好!」
他們兩人結伴同行,來到紹興居住旅館,店主王伯恭見二師結伴而來,向前頂禮慟哭,戒師驚問何故?店主答道:「先君小祥。」戒師道:「你知道你父親死後往生何處?」王伯恭道:「弟子不知,願和尚慈悲,指示我父所生之處。」戒師回頭對行人禪師道:「這事怎麼辦?」行師道:「救諸有情,今正是時。」
戒師即呼其家犬到面前來道:
「汝身雖異,本性昭然。」
說也奇怪,那隻家犬一聽戒師的話,就忽然淚下,而且開口對王伯恭道:
「我是你父,以罪業故,受此報形。」
伯恭道:「既是我父,作何罪業,而遭此報呢?」其犬道:「我平生不信佛法,誣壞善人,自己不行布施,看見他人行布施,用言阻止,也不讓人家布施。因此遭此報,願汝念父子之情,哀求二師慈悲,為我說法,得脫此形。」
王伯恭知道家犬就是父親投生變的,頓足哀號,懇求二師救他父親,戒師對著狗說法道:
「心隨境轉,業花敷茂,心空境寂,業花自寂;罪無定罪,業非真業,心邪則業風自生,心正則業風自止,皆由汝心,非他所授。」
犬聞法後,至晚不食而死。伯恭因此也求戒師為他落髮出家,法名道稠,追隨戒師行化四方。行人禪師,專修弘淨土,誓願眾生,同生極樂。
李文靖為盜 死後變牛
淳熙五年的秋天,戒師趕回故居赴喪事。一日在門外眺望。忽見田野之間,奔來一群牛,來到大師前跪下。戒師知道群牛來意,故意問道:
「畜生!你們跪在我面前有什麼事?」
群牛叩頭道:「仰求菩薩慈悲救拔我等脫苦!」
戒師又問:「汝等所作何罪,令我救拔?」
牛又答道:「自作教他,業鏡昭然,若無菩薩慈悲救拔,我們不能脫此苦果的。」
菩薩又問:「汝等中能知宿業因緣,為何遭此業報麼?」
這時其中忽有一牛抬頭答道:
「建真年中,歲比不登,當時有李文靖率領徒眾,到處掠奪捉財,為寇作亂。領導作亂的李文靖就是我,群牛都是當時隨我危害人民的徒眾;以此業因,墮於異類,身雖異相,本性常存。求師慈悲,乞垂救度。」說罷流淚磕頭不已。
戒師為群牛說法道:
「為善上升,為惡下墜,心差則萬境縱橫,心正則一道坦然!汝等欲免披毛戴角,必施勇猛精進;了達心空,都無所有,即得解脫。經云:『譬如種子別,生果各殊異,業力差別故,種種相不同。』」
群牛聽戒師說法後,叩頭致謝,各回柵欄,一夜之內,都一齊死去。後來,那地名就叫做牛跪嶴;以誌群牛跪此聞大士說法超生的紀念。
金屠夫放下屠刀
淳熙六年的五月間,戒師走到一所小街頭,見一屠夫名金炳的人,正縛著一頭羊,舉起屠刀來正要向下斫去時,待宰的羔羊仍然掙扎哀嗚,咩咩的叫聲不絕。戒師愍然說道:
「你兩腳不修,遭此活剝!」這一說奇怪,炳屠夫叉手而立,刀也不斫下去了,羊子也不咩咩的叫了。戒師也就為人羊說法道:
「人成羊,羊變人,只在轉瞬之間,一切眾生,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屬,易生而受鳥獸等身,云何於中取而食之?汝等從冥入冥,報此軀殼,喫他八兩,還他半斤,若能返妄歸真,從冥入明,脫此軀殼,應當皈依三寶,永不殺生。」
金屠夫聽大士說後,放下屠刀,合掌禮拜,誓願捨妻出家,用懺罪業。戒師為他披剃受戒,法名可化。
後來可化往天臺山參石橋禪師,路上遇見殺人越貨的強盜,詰問可化往那裡去!可化答往天臺禮石橋。盜賊們搜化有無攜帶銀錢,加以痛毆,可化大叫「冤家苦哉」。盜賊們笑道:「正是冤家。」於是縛化樹上,將欲活剝時,這時有一盜首走來,追問經過道:
「他是出家人,那裡有錢,殺了他也沒有錢,放他去吧!」可化死裡逃生,也不敢再去天臺,仍然回來,到寺將經過行告訴戒闍黎,戒師說:
「若無老僧救你。
定還他八兩了!」
可化也於言下大悟。
出自煮雲法師《佛門異記—菩薩應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