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追思——煮公上人圓寂三週年紀念

文:慧南法師

註:此文發表於《菩提樹雜誌》440期(78.7.8.40-41

三年了,照理追思哀傷之情是應該淡化了。可是每當想起師父時,悲傷之情依然難以抑制。拭淚之餘,暗自驚歎,師德感人至深,師情令人刻骨銘心,連自以為灑脫的我,竟不能揮走那片慈祥的法雲。

記得當年準備出家的我,為了尋找剃度師父而傷透了腦筋。我選師父的條件是,他必須是一位淨土行者,弘揚淨土法門,老實念佛,並能躬行力踐,不要說得到,却做不到。當時我心裏著實很喜歡煮公上人,覺得上人很符合我的條件,可是我却無從認識他,也不曉得他所創辦的精進佛七,是否如書上所說的那樣,在盡信書不如無書的觀念之下,只好作罷。

在預定出家的一年前,我開始著急了,情急之下,竟然寫了一封信給阿彌陀佛,求他老人家代覓明師。信是沒有寄出去,而是夾在教書的教案裏。由於我寫的是中文,我的同事都不懂中文,就算被發現了,也不會鬧笑話的。每當課餘之暇,我都默念一遍,感嘆明師難遇。

就這樣過了幾個月,有一天從蓮友口中得悉,煮公上人要來馬來西亞打精進佛七的消息。這消息對我來說真是喜從天降,簡直就是阿彌陀佛給我的感應。這期間雖然有很多謠言說可能煮公上人不能來主七云云可是我却信心十足,一心一意準備參加這次的精進佛七我不惜請病假事假,湊足十天的時間來參加這個佛七。在這次的佛七裏,我念佛拜佛得到了身心輕安的感覺,因而身心越發精進,只覺得任何事都似乎可以辦得到,把過去無能不堪的情形,全部改觀。

得到了這小小的法益之後,本來想直截了當地跟師父表白出家的心意,可是總提不起勇氣來,那是因為我有心理的障礙。因為在這以前,我曾經向一位蓮友透露想跟煮公上人出家的心意,那位蓮友很客觀地作了以下的分析:第一,煮公上人年紀已那麼大了,身體又不好,法務繁忙,恐怕不能久住於世,萬一跟他出家,將來失去依靠,怎麼辦呢?第二,女眾跟男眾師父出家,有很多不方便之處,值得考慮。第三,如果要跟他出家,就必需到臺灣,那你將以何身份居留在臺灣呢?這些的確是很切身的問題,到現在我還很感激那位蓮友,提供我如此實際的意見,使我在感情衝動之下,還能注意到這些問題。

打完佛七之後,雖然是法喜充滿,可是內心的掙扎,是痛苦不堪的。在這期間,常常魂不守舍,洗了澡,忘了關水龍頭;吃了飯,忘了喝湯;人家問訊,我拜佛,真是烏龍百出。過了幾個月之後,基於求法的熱情,我終於突破了種種障礙,毅然決定跟煮公上人出家。第一,我是為求法,而依止上人,並非為了衣食住行。我必須養成獨立的精神,依法不依人,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只要求得佛法,沒飯吃就吃蕃薯吧!第二,如果因為師父是男眾而不便親近,那麼阿彌陀佛也是男眾,那豈不是不便親近了。我決定打破男女之相,親近善知識,是不可分別男女的,法身慧命要緊,區區色身何足為慮!第三,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人有善願,天必從之。到了臺灣之後,再設法申請居留證。如真無路可走,就只好讀佛學院,這雖違背我的心意,但為了求法也在所不惜了。每個地方皆有善惡之人,惡人害我,善人會救我。如果我連臺灣都不敢去,那麼西方極樂世界那麼遠,我還敢去嗎?想通了,也就無掛礙了。

因此,寫了一封信給師父,表明我出家的心意。記得在去寄信的路上,我一邊走一邊念佛,在郵筒前合掌念佛,才把信投下去,心中盼望師父早日收到,也盼望師父趕快回信。就這樣我們師徒通信了一年。師父第二次到馬來西亞打佛七後,就跟隨師父來臺,出家了。在這一年裏,我每天拜完佛後,就遙向師父頂禮,請求師父住世轉法輪,同時懺悔自己業障深重,深怕自己沒有福報親近師父。有一次師父突然問我說:誰叫你來的,你為什麼不怕我?我回答說:是阿彌陀佛叫我來的,所以我不怕你。我苦苦祈求,排除萬難,才得以親近的善知識,如今却離我而去,這怎不教人黯然神傷呢?

在親近師父的這段期間,我所得到的教誡是:一、不要在背後說人長短;二、作事不要計較利害得失;三、儘量觀察人家的長處,作為學習的榜樣;四、以平等心對待一切人;五、閒暇時,多閱讀經典;六、多做事,少講話;七、吃苦受氣,皆要忍受;八、要把學到的佛法,付諸於行;九、多拜佛,消除業障;十、多念佛,增加福慧。

從師父的口中得悉:師父出家後並非樣樣如意,物質的缺乏,世事的動盪不安,人情的冷暖,連吃、住的地方都成問題。可是這一切逆境,都沒有使師父退心,只是逆來順受,並且還發願,要使後學的人有更好的修行環境,好好的安心辦道。我想,如果師父當時有良好的環境,修行辦道的話,他的成就會更大。雖然逆境重重,師父的修行,也並非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例如,抱病領眾拜佛、念佛、講開示;護法衛教,言人所不敢言;曾經日課佛號十一萬聲,盤腿看經四小時,不起於座;飽受病魔摧殘,而不忘念彌陀,始終不換題目;為法忘驅,抱病猶思度眾生;這豈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領略得到的呢?

師父的慈悲,使凡親近過他的人,都願意為他效勞,願意出錢出力,幫他完成他的心願。師父把辛苦學來的佛法,毫不吝惜地施於眾生,使眾生共沐佛恩,受過師父法乳之恩的人,無一不希望能親承供養他老人家,以報答他的恩情於萬一。有鑒於此,我既有幸當師父的侍者,就一直想代一切眾生,孝敬他老人家,回報師恩於萬一。由於當時我的佛學根機不深,對於師父的言行,尚有不明白之處,這幾年來,閱讀了一些大乘經典之後,對於師父的菩薩行才逐漸明白過來,因而越發欽佩師父,越發使我思念師父不已。

雖然師父離開我們快要三年了,可是在我心中,師父還是依然活著,他督促著我用功,勉勵我拜佛念佛,並時時以師父為榜樣。當我得悉師父曾經看過《大般若經》,受益不淺,我也發願看《大般若經》。就這樣有樣學樣,學起佛來就覺得有趣得多了。現在思念師父就等於念僧,念僧的功德,至少使我不退失道心,永遠熱情地向前邁進。

我現在依然記數念佛,雖然沒有念到一心不亂,可是却能在起煩惱的時候,佛號自然涌出,使我頓覺清涼,好像置身在一個清涼的世界裏,頭腦很清醒,不會跟著境界轉;使我在瞋覺之後,不起害覺,念佛的人是不應該有三惡覺的。有時害覺起來時,我就會猛然覺悟,念佛的人是不應該有害人之心的,這是與佛心不相應的。念佛有如此好處,我已親身體驗,使我越發不能不念佛了。但願有一天我能把三惡覺滅掉,作個清涼自在人。

能夠親近像師父這樣的善知識,使我受益不淺。同時,我也感激阿彌陀佛賜我這段因緣,讓福薄的我有幸親近善知識,雖然為時不長,所獲利益却匪淺。我希望能夠親近更多的善知識,並發願學得一分佛法,即弘揚一分佛法。我願像流水一般,不論流到那裏,皆能發揮其滋潤大地的功用,不論在那裏,皆能以我所學得的佛法,供獻給芸芸眾生,滋潤彼等之法身慧命。最後,讓我們在思念師父之餘,不忘發願弘揚淨土法門,以期在安養蓮池相會。

三十週年紀念文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煮雲 高僧 紀念
    全站熱搜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