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四·雄才智辯的神鼎禪師
唐朝時代的神鼎禪師,不詳其出生來由,為人狂捐純直。他的頭髮很美,前面掩遮於眉,經常手持一斗,巡迴於長安市街之上,隨意向人乞食。人或布施給他粗布、破布、或綿緞、綾羅、絲稠等五顏六色的布,他拿來把它們聯綴成衣服,穿在身上,成為一件最吸引人的花衣服,別人都笑他愚憨,他不以為忤。
辯才如流 語驚講席
有一天,他行經一寺,見寺中正在昇座講經。他進去站立一旁,隨喜聽聽,沒有多久,他聽座主講得不夠圓融,便截住發問道:「萬物已定否?」
「定。」講師說。
「闍黎言定?為什麼高岸有時成谷?深谷有時變成丘陵?有生即有死,有死才有生,萬物相為表裏,六道輪迴不停,何得謂之定呢?」
講師說:「那麼,是萬物不定了。」
神鼎禪師說:「如說不定,為何不指天為地,說地是天?指星為月,命月為星?何以說是不定?」
講師語塞無以應,在場大眾驚其口才。有張文成居士者,對鼎師施禮讚歎道:「這位師父有如此的口才迅辯,一定是菩薩行位中的人了!」
神鼎禪師道:「菩薩得之不喜,失之不怨;撻(ㄊㄚˋ,用棍、鞭等拍打。)之不怒,辱之不瞋。我則不然,如乞得則喜,乞不到食即怨;撻之則怒,辱之則瞋,由此觀之,我去菩薩遠矣!」
在場四眾聞言,皆向他合掌為禮,他亦作禮而去!從此不知所向。
出自煮雲法師《佛門異記——譯經弘道篇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