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20200313_114556-1.jpg

煮雲和尚紀念專集 第一二輯

第一輯:煮雲法師生平

煮雲法師小傳╱佛文雜誌特輯

煮雲上人,於民國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出生在江蘇如皋一許姓的農家。民國二十七,俗家被日本人洗劫後,當年便在如皋西場惠民寺落髮,法名實泉。在出家的小寺裏,過的是小和尚趕經懺的生活,上人深感受戒參學的重要,三番二次向師父提出懇請,均遭呵斥,後來才以為常住趕三年經懺為條件,允許上人受戒。

 

民國三十年,上人趕上南京棲霞山春季戒期,戒期圓滿後,即留在棲霞律學院,開始了參學的生涯。民國三十二年,雖然染患瘧疾,還是抱病前往焦山佛學院參學,因逢焦山在打佛七,只好暫時掛單金山寺,當時金山寺當家師太滄老和尚很照顧,希望上人能在金山寺住下來,且有提攜之意,但上人一心想成為能講經的法師,所以就婉拒太老的美意,拿著太老的介紹函到焦山,成為佛學院的一名旁聽生,且兼行堂、香燈、殿主的差事,只要有書讀,什麼差事都做。當時上人穿的是死人身上的衣服;棉被的破洞是撿同學們丟棄的破手帕來縫補的;而寫好的一封信,往往都要等上半年,好不容易才湊足郵資,可以寄出去。但是外在物資的貧乏,却擋不住一顆要深入經藏的心

 

學期結束了,多麼希望成為一正科生,好專心求法,却在一句「二十五歲了,還進什麼堂讀書?」的風涼話而淒涼地離開了焦山,心灰意冷的到了上海。在同學們的鼓勵下,才又趕了八個月的經懺,到圓明講堂,進入楞嚴專宗學院,親近圓瑛老法師。

      

民國三十六年,普陀山法雨寺春季傳戒,上人在戒期中當「大悅眾」,戒期圓滿後,到佛頂山閱藏。下半年到前山聽誠一法師講《法華經》,隨後在此當知客。

 

民國三十九年上人隨軍隊來到台灣,在陸軍五十四醫院當佈教師,度化許多軍人學佛。隔年離開軍旅,常去親近慈航老法師問法。隨後奔波全省各地,弘揚如來法音,致力改革迷信拜拜。從民國四十年到四十七年間行腳於台澎間,將正信的佛教觀念,導入民間,改變世人「佛教是老年人的宗教」的錯誤觀念。民國四十二年起,駐錫鳯山佛教蓮社,成立鳯山佛教青年弘法團、婦女共修會,使得鳯山蓮社成為南部一個發揚佛教的重心。

 

環島佈教期間,特值一提的是民國四十四年在台南康樂台的佈教,吸引了數以萬計的聽眾,當時康樂台附近的民房、樹頂上都擠滿了人,這一場為期五天的「佛教與基督教比較」的演講,是弱者的護,上人不顧生命危險的呼聲,目的是要喚醒佛教界人不要再沉默,呼喚基督教的教友,能具有宗教家的風度,不要肆意誣蔑佛教,摧毁我民族文化。此事轟動了整個文化古城,上人贏得了「愛國僧人」的美譽,卻也招來了教外人士的詆謗。

 

四十七年為宣傳《續藏經》事,作最後一次環島佈教後,上人便在北投靈泉寺掩關自修了。直至民國五十三年,星雲法師創辦壽山佛學院,出任教務主任一職,開始為培育佛教僧材而努力。民國五十六年,血壓升高,病情加重,才回蓮社養病,正式退出了教務主任職。

 

民國六十一年,上人的法體逐漸康復後,隨即展開為教忘軀的弘法生涯,是年第一次於台東知本清覺寺創辦精進佛七,以精進念佛、拜佛的方式,冀求尅期取證。由於這種精佛七的修法,獲得不可思議的體驗,所以各道場紛紛邀請上人前往主七。而自從舉辦大專青年精進佛七後,每年寒暑假都有上百大專青年前住接受「考驗」,並將佛法精神帶回了各校,蔚然起了一股知識青年學佛的風潮。

     

晚年上人致力於籌建一專門以弘揚精進佛七為主的淨土道場,便在台中蓮華山開創護國清涼寺,並設立淨宗佛學院於此。

 

由於日夜的奔勞瘁,上人高血壓宿疾又發,終於今年八月九日晚九點許念佛西逝。遺著有「南海普山傳奇異聞錄」等十餘種,多以通俗語言來發揚佛教義理,使大眾都能從淺白的故事中獲得充滿之法喜。

 

出自《煮雲和尚紀念專集》

回〈煮雲和尚紀念專集第一、二輯〉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