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明珠上座談話的經過
我們在校長室喝茶寒喧後,筆者開門見山的說明來意,首先訪問他求學的經過,他告訴筆者,他是在順化讀書的,後來到印度那蘭陀大學留學了九年,榮獲博士學位,在越南稱博士為進士,這是我們中國科舉時代的稱呼,可是在越南得最高學位的名進士,他今年五十三歲,看樣子只有四十許人,矮胖胖的身材,紅光滿面,充滿了活力和做事的魄力。他從印度回來,就開始創辦這所學校,他是創始人兼校長,他說:「我計劃將來出家人到我的學校讀書,小學五年,有菩提小學,中學七年有菩提中學,大學四年,這些學校有社會學、佛學,一直到出國留學深造,都不要學生自己出錢。」我們希望他這一偉大宏願能早日實現。接著他又說:「我這所大學將來如印度國際大學一樣,外國比丘來讀書,巴利文一星期四小時。目前,在這裏讀書的出家人有一百多位,他們一定要高中畢業,越南人稱高中畢業為中秀才。出家人來萬大讀書只收報名費,其他一概不要錢。外埠來西貢攻讀的比丘尼,寄住在慈嚴寺,比丘寄住在伽藍醫院。」
朱斐居士問他為什麼沒有華語文系,他說:「我本想開設華語系,因教授困難,所以沒有成立,也有越籍華人在此任教,英文、日文、法文等都有,因為教中文一定要有新的方法,越南沒有這樣的人才,今後此一問題解決,我一定開中文科。」當時,我們建議他從臺灣請教授來教中文,可以增進中越兩國的文化交流。他說:「這一點我也想到,本想從臺灣請教授來開中文科,恐怕薪金太高,本校付不起,目前尚未有文化協定。」
我們問他學校的經費問題,他說:「政府津貼一部份,佛教大學是私立的,是佛教所主辦的,越南統一佛教會也負責部份經費。」他又說:「過去的教育佛學,那是佛世時的佛學教育,我要成立廿世紀的佛教教學法。」筆者也建議他,將來成立大小乘的佛學教育,使大小乘的國家都派青年僧伽來此讀書。
經過這一段談話後,筆者說:「我們很敬佩上座,在此戰亂困難之中,做此偉大工作,創辦佛教大學,為佛教爭光,所以我們專程來拜訪。」上座說:「提到困難,我辦此大學就不知經過多少的困難,可是,我都克服一切困難辦下去。」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五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