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為七處戰場勅建佛寺
貞觀三年的十二月間,太宗皇帝又下詔,為過去行陣作戰的地方,建立佛寺,在他「行陣所立七寺詔」一書中說:「紀信捐生,丹青著於圖像,猶恐九泉之下,尚淪鼎鑊,八難之間,永纏冰炭,所以樹立福田,濟其魂魄。」於是,在他倡議以來,交兵作戰,死亡慘重的地方,為敵我雙方義士凶徒,隕身戎陣者,各建寺剎,延招僧侶。讓那些死難的亡魂,聞到晨鐘暮鼓之聲,能夠變炎火於青蓮,易苦海為甘露。
在七處戰場上,所建築的七所佛寺,在第二年五月間,各地戰場的佛寺,一齊竣工落成,還選派有道高僧住持,並且都施給莊田寺產。今將各地的寺名、地點列後:
一、破薛舉於豳州,立昭仁寺。
二、破宋金剛於晉州,立慈雲寺。
三、破劉武周於汾州,立弘濟寺。
四、破王世充於邙州,立昭覺寺。
五、破竇建德於鄭州,立等慈寺。
六、破劉黑闥於洺州,立昭福寺。
七、破霍老生於呂州,立普濟寺。
寺建成後,勅虞世南、李柏藥、褚遂良、顏師良、顏師古、岑文本、許敬崇、朱子奢等七位大臣,為以上七寺撰新寺碑誌。
貞觀三年,天下豐收,斗米三錢,夜不閉戶,行旅不帶食糧,一年斷刑二十九人,天下大治。太宗對群臣說:「這都是宰相魏徵的功勞,他勸我廣行仁政,現在果然收效。」若不是仁君,就不能聽良臣之言,去廣行仁政,那麼,天下也就不能大治了。不過,良臣也要遇明君,才能施展他的才能;如非明君,縱有良臣也不為所用。
貞觀廿年,太宗遠征遼東回來,也下詔為陣亡軍民等延僧超度,在幽州創建忠閻寺。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八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