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唐太宗下詔度僧
太宗登位後的第一年,就傳旨詔京城有道德的高僧們,到內殿行道七天,為國祈安,並超度多年來死於戰亂的陣亡將士和無辜傷亡的人民。同時,也在同一年下詔天下度僧三千人,在他的詔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朕近因喪亂,僧徒減少,華蓋寶塔,窺戶無人,紺髮青蓮,櫛風沐雨,寺宇凋毀,良用撫然。」可見當時戰亂的破壞與人口的死亡之多了。
因此,他詔中說:「朕要天下有寺之處,都令地方官度人出家為僧尼,總數以三千為限……務取精誠德業,不問年齡長幼,朕鑒於有些僧徒,溺於流俗,或者假託神通,妄傳妖怪;或者謬稱醫筮,左道求財;或者造詣官曹,囑致贓賄。或者鑽膚焚指,駭俗驚愚。假使有一於此者,皆大虧聖教。朕為了護持正法,對於如上所說的不合佛法、敗德無行的僧尼,是絕無寬赦,務使法門清整……伽藍淨土,咸知法味,菩提覺路,絕諸意垢。」
我們在他這段詔文中,可以看出太宗皇帝對佛教的了解和正信了。因此,那時的出家僧團,都能清淨無染。出家人數,在量的方面,雖然不多,可是,在質的方面,學問、道德卻都很高。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八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