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此難得之人身
古人說:「人身難得而易失,良時易往而難追。」這也就是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上,有這樣一段經文: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
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
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
佛曰:「善哉!子知道矣。」
出氣為呼,入氣為吸,一息不入,便成隔世,以此證明,人身無常,易失難得。我們要把握住這難得的人身,加緊用功,「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記得古人有四句詩說:
「人命無常呼吸間,眼看紅日落西山;
寶山用盡空手回,一失人身萬劫難。」
諸位,千萬記住世尊對阿難說的兩句話:「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塵。」
「舉世盡從忙裡老,誰人肯向死前修?」我上次來台東,有一位李泉先生,看他年齡約有五十歲,會行醫吟詩,他也執旗參加歡迎行列。後經江鳳程居士的介紹來與我見面,我勸他參加海山寺念佛會,他說:「我很願意參加,可惜太忙了,做醫生的,每天連吃飯、大小便都匆匆忙忙的,那裡有時間來念佛呢?」
這些人真怪,他真的會這樣忙嗎?有時間吟哦作詩,有時間去娛樂場看戲,但是勸他念佛修行,他就忙起來了。
到了第三天早上,有人就來海山寺請人去念經,說李泉醫生昨天夜裡急病不治,死去了。我聽到這消息,心裡很難過!這位李先生,兩天前在海山寺與我談話,我勸他參加念佛會,他說不得閒,真可惜現在要忙也忙不了了。古人所謂:「昨日街上猶走馬,今日棺裡已眠屍。」李泉先生就是如此。於此可見無常迅速啊!我們千萬不能用「不得閒」三字來推諉。
其實如李先生這樣的人,世間上太多了,社會上有幾個人肯在生死大事上下一番功夫呢?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六冊
回〈弘法散記--講演篇〉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