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名的黃金布地——祗園精舍

說到祗樹給孤獨園,我們還是要再提一提兩千多年前,釋尊到北印度弘法的往事:

 

釋迦牟尼佛一向是在印度的南方,如王舍成、竹林精舍、靈鷲山及鹿野苑等地弘法,當時的北印度尚無佛法。

 

北印度有一位須達長者是舍衛國的首富,他常常拿錢財,濟助國內的鰥寡孤獨,以及無依無靠的窮人,可說是一位大慈善家,所以,人人稱他為「給孤獨長者」。

 

有一次,須達長者到南方王舍城的首羅長者家中,為他的兒子向首羅長者的千金求親。他看到首羅長者家中的僕從穿梭來往,忙著張燈結綵、整理庭院,並且在準備豐盛的佳餚,感到非常驚奇。首羅長者告訴他說:「這些隆重的排場都是為了要供養佛陀和佛的弟子。」

 

須達長者從來沒有見過佛,他想知道佛究竟是怎樣偉大的人物?為什麼首羅長者要用比迎接國王更隆重的禮,來迎接佛陀、供養佛陀?

 

須達長者等不到第天,佛到首羅長者家中來時再見面,連夜的就趕到寒林,去拜見佛陀。他頂禮了佛陀,佛陀為他開示了一些佛法,須達長者感到這些道理,都是在過去聞所未聞的,因而起了無量的歡喜心。

 

須達長者要求佛也到舍衛國去弘法,佛陀告訴長者:要弘法必定要有弘法的道場,而且也要能安排經常跟隨在他身邊的一千二百五十多人生活的地方,才可以。須達長者馬上答應佛陀,回到舍衛國以後,即刻去找適當的地方建築精舍。

 

他到處探訪建造精舍的聖地,認為只有祗陀太子所有的一座園林最理想。不過,他知道太子很愛惜這一座園林,覺得要向祗陀太子開口很為難,但是為了要達到請佛陀來弘法的目的,終於向祗陀太子要求出讓園林。

 

太子感到很為難,但是,須達長者是他們國內有名的長者,如果直接拒絕又怕得罪了他,所以,他故意說個大數目,希望須達長者會知難而退。他告訴須達長者,要用黃金舖滿他的園地,他才肯讓出這座園林。

 

須達長者最怕的是太子不肯出讓,現在太子既然肯開出條件,黃金舖地並不能嚇退須達長者,他趕緊回家,著人打開倉庫,用車載著黃金去舖園林。

 

須達長者為了請佛陀來說法,竟然肯花這麼大的代價,祗陀太子也深受感動,他向須達長者說:「我園林中的土地是賣給你了,但園中的林木並沒有賣給你,請你允許我布施給佛陀。」須達長者當然很高興的答應了。精舍建成以後,因為地是由孤獨長者供養的,而樹木是由祗陀太子供養的,為了紀念他們兩人,所以叫「祗樹給孤獨園」。

 

當時,舍利弗有感於須達長者太發心了,恐怕他生退心,因此,借天眼給他看,天上也在為須達長者建宮殿,以增其信心。

 

佛陀所講的經典當中,有許多是在祗樹給孤獨園講的,如佛說阿彌陀經金剛經》……彌陀經一開頭就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金剛經一開頭也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

 

說到金剛經中佛和弟子托鉢的事,現在小乘佛教國家的比丘,仍然沿用佛在世時托鉢的制度。我們在泰國看見那些比丘,在早上點鐘左右,天濛濛亮時就入城乞食,不但是赤足走路,而且也不准帶帽子,一直到太陽快出來以前,大家又都回到自己所住的地方去。

 

從舍衛國到祗樹給孤獨園,車行大約二十分鐘,如果那時候,佛陀率領一千多人,浩浩蕩蕩的到舍衛城,最起碼也要走路小時,如果由點鐘出發,再托鉢,然後又往回走,起碼也要點,才能回到祗樹給孤獨園。

 

祗園的地方實在很大,我們到達以後,先參觀祗園的外圍,在附近還有一個鴦窟摩羅塔。後來車子再開進去,才到真正的祗樹給孤獨園。現在,印度政府發動把祗園圍了一堵圍牆,有專人在那邊看守。雖然經過兩千多年,那些房子都已沒有了,但是裏面的環境卻整理很乾淨,花草也種植得很好。那裏的磚瓦都留下來做紀念,所以不能亂動。我們到了祗園以後,特別請管理員開門,讓我們進去參觀。

 

我覺得祗園的地很旺,樹木也很茂盛。在印度佛陀的聖地中,使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就是祗園和靈鷲山。在祗園和靈鷲山,我特地各拿了一塊小磚頭回來作紀念。

 

到此,我們把有關佛教的聖蹟都參觀完了,但是我們還有時間,順便前往阿克拉城,參觀世界七大奇觀之一——泰姬瑪哈陵。

 

我們是下午點,由舍衛城乘火車到阿克拉,一共乘了三十四小時,雖然是有臥舖,但是大家還是叫苦連天。在臺灣就算坐慢車,由基隆到屏東最多也不過幾小時,但是,在印度坐頭等車,還要那麼久的時間,可見印度國土之大!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六冊

回〈弘法散記--綴文篇〉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