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雲法師與佛七道場

※本文出自陳慧劍 著《當代佛門人物  五、煮雲法師與佛七道場》

  一、緣起

  我從進入佛門,以公法師為皈依證明師、剃度師父至今,親近上人,屈指算來已有十六個年頭,對於師父的一生,只有在長輩口中,或師友閒談中,一點一滴的知曉,如今把它們彙集起來,如果有不當或不實之處,懇請教界長老賜教,則不勝感激。

 

  二、出家與參學

  吾師公上人,是江蘇如皋縣人,於民國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出生在一姓許的農家,父母為他取名秀明。俗家被日本人劫後,十九歲在如皋西場惠民寺落髮,法名實泉。在出家的小寺裡,過的是小和尚趕經懺的生活,上人深感出家之後,受戒參學的重要,三番兩次向其師父懇請,均遭呵斥,後來才以替常住趕三年經懺為條件,允許上人受戒。

  民國三十年,上人趕上南京棲霞山春季戒期,戒期圓滿後,上人即留在棲霞律學院,開始了他參學的生涯(當時同戒同學,現有在臺灣的有星雲法師、蓮航法師)。直到民國三十二年,上人仰慕焦山定慧寺的道風,當時雖染患了瘧疾,卻無論如何也要到京滬線上最高學府焦山佛學院參學。在病情稍有起色之後,即打點行李啟程,但適逢焦山在打佛七,只好暫時掛單金山寺。當時金山寺的方丈是霜亭老和尚,首座是普仁老和尚,當家師則是太滄老和尚。

  由於在棲霞律學院時,上人是位苦學僧,頗為月基法師所稱許,因而太老等很照顧,希望上人能在金山寺住下來,且有提攜之意,但上人一心想成為能講經的法師,所以就婉拒太老等的美意,拿著太老的介紹函到了焦山,成為焦山佛學院的一名旁聽生,且兼行堂、香燈、殿主等的差事;只要有書讀,不論多苦的差事,他都願意做。因為打從受完戒出來參學,常住不曾幫一點忙,或供給任何的費用,而俗家更沒有這份力量。記得上人曾說過,當時寫好一封信,都要等上半年好不容易才湊足郵資寄出;穿的是死人身上的衣服;棉被的破洞是檢同學們不能再用的手帕來縫補的。但是外在物質的貧乏,卻擋不住一顆要深入經藏的心靈。

  學期結束了,多麼希望能進堂成為一正科生,好專心求法,卻因為東初法師向雪煩老和尚所說~~這個學生已經二十九歲了,還進什麼堂讀書?如果他可進堂,我也可以進堂讀書。二十五歲!人家胡適之二十五歲都已得了博士,他還想進堂,不知慚愧~~的這一席話,把上人在焦山的因緣作了個結束。上人淒涼地、茫然地離開了焦山,一切的希望都成了泡影,惱灰意冷地到了上海;在同學們的鼓勵下,一顆求學的心,才又熾燃起來,因為圓瑛老法師將在圓明講堂,開辦楞嚴專宗學院。上人為給自己訂做幾套衣服及準備圖書文具,因而趕了八個月的經懺。從民國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上人一心在圓明講堂親近圓老,直到抗戰勝利,圓老忽得中風,全院同學打普佛祈求十方諸佛菩薩加被,當時有很多同學都自願壽予圓老,希望圓老能多住世幾年,以教化我芸芸眾生,當時上人也曾暗暗許願,願壽十年,直至如今,常有信眾論及上人法相及實際年齡時,總感覺上人的法相比實際年齡要老上十歲,上人總是笑而不答,心裡卻有數呢。由於圓老的病,上人離開了圓明講堂,在離上海不遠的青浦縣同學的寺內小住。

  民國三十六年,普陀山法雨寺春季傳戒(目前在美國的宣化長老及在日本已圓寂的清度長老都是此期的戒弟子),上人在戒期中當「大悅眾」,戒期圓滿後,到佛頂山閱藏。下半年,到前山聽誠一法師講《法華經》,隨後在此當知客。

  三、弘法與衛教

  民國三十九年上人隨軍隊來到臺灣,在陸軍五十四醫院當軍中布教師。民國四十年離開軍旅,常去親近慈航老法師問法。隨後於各地奔波,弘揚如來法音,致力改革迷信拜拜。從四十年到四十七、八年間行腳於台澎之間,幾次的環島布教,對於東部佛教的開發,可說功不可沒,今將上人重要的弘法活動略述於下:

  一、民國四十二年,應陳天富、陳妙圓、李遷、邱傳等居士之請,駐錫鳳山佛教蓮社。四十五年成立鳳山佛教青年弘法團,鼓勵青年朋友學佛,並在中南部各地如嘉義、北港、台南、台中展開弘法的活動,藉此澄清佛教是老年人才信仰的宗教的錯誤觀念,集中青年人的力量,提高青年人學佛的高度熱誠,使他們能認清佛教慈悲為懷,釋迦佛陀救人救世的宗旨。隨後又成立婦女會,平時利用週三、六及每月初、十五的共修會,體認佛教宗教生活,上人親自領導大眾薰修,二十七年來的苦口婆心的教化,使得鳳山佛教蓮社成為一教信強烈、修持氣氛濃厚的道場。

  二、民國四十四年,東初老和尚發起影印大正藏經,上人參與以南亭老和尚為團長的宣傳大藏經環島布教的行列。

  三、民國四十六年,上人率領今日佛教環島弘法團,跑了八十七天,走遍了台澎各大城鎮。

  四、民國四十七年,為了宣傳續藏經的事,奉東初長老之命組團與領隊成一法師,再來一次環島布教。這是上人最後一次的率團環島布教,由於在花蓮的鳳林鎖遭遇到強烈颱風的襲擊,險遭不測的因緣,在五十幾天的環島布教結束後,即在北投靈泉寺閉關自修了。

  在上人一生的弘法布教中,值得再一提的是國民四十四年農曆四月臺南康樂台的布教,吸引了數以萬計的聽眾,當時康樂台附近的民房,樹頂上都擠滿了人,大批的警憲人員都出動,來幫忙維持秩序。這一場為期五天的「佛教與基督教比較」的演講,是弱者的辯護,是上人護教衛教,不顧生命危險的呼聲,目的是要喚醒佛教界人士不要再沉默,呼喚基督教的教友,能具有宗教家的風度,尊重別人宗教信仰的自由,不要肆意毀壞佛教,摧我民族文化。演講主題是以佛教(主要以我民族文化的特色)對於忠孝、仁愛、自由、平等、博愛的觀點,來和基督教作個比較。當時並到各教堂禮請神父、牧師、修女前來聽講;此事轟動了這文化古城,也震撼了教界,事後有人打電話到旅社恐嚇威脅上人,而上人一點也不畏懼,並將此次的演講出版成書,贏得教界人士的稱道,得來「愛國僧人」的美譽,卻也招來教外人士的詬謗。

  四、教學與著述

  上人駐錫鳳山佛教蓮社後,舉辦多次的講習會,補習班,還有幼稚園的佛教幼教工作。民國五十三年,一心協助星雲法師建設壽山寺,創設壽山佛學院(即東方佛教學院的前身),身為教務主任一職,為培育佛教僧伽人材而致力。民國五十六年,上人的血壓增高,最初仍然抱病為學子們上課;後來病情逐漸加重,加上侍者心海師離開壽山寺,上人在飲食、生活起居無人照料的情況下,就先回蓮社養病,並且正式退出了壽山佛學院教師的陣容,然而上人嘉惠學子的教化,並不因此中斷,直到今天。

  談到上人的著述,嚴格地說也可以這一時期作為分界點,在此以前的作品,都是上人的親筆,在這場大病之後,上人即有對筆退隱之意,雖有作品問世,也都是口述而非親筆了。

  由於吾師以普化群眾為己任,因而他老人家的著述,也是普遍而適應大眾口味的,談不上深度,也沒有創見,然而它的普遍性,是不能抹殺它在這一時期所佔有的地位的,今將上人的著作略述於下:

  一、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民國四十二年)

  二、佛教與基督教之比較(民國四十四年)

  三、雲法師講演集(民國四十五年)

  四、病患指南(民國四十八年)

  五、皇帝與和尚(民國五十四年)

  六、弘法散記(民國五十六年)

  七、佛門異記(民國五十六年)

  八、東南亞佛教見聞記(民國六十一年)

  九、精進佛七日記(民國六十六年)

  十、僧伽精進佛七記(民國六十六年)

  十一、大傳青年精進佛七專輯(民國六十六年)

  十二、精進佛七感應錄(民國六十六年)

 

  五、創辦精進佛七道場

  自從上人的法體逐漸康復後,隨即展開為教忘軀的弘法生涯。民國六十一年,第一次創辦精進佛七道場於台東知本清覺寺。清覺寺地處於東部僻遠的山區中,風景怡人,真正是一修行的好地方,它吸引了教界四眾弟子,不惜千里迢迢為道而來。然而,如今是個生存競爭激烈的時代裡,在時間上是分秒必爭。在這工商社會,能偷個半日閑來辦道,也得需要有相當的福報與因緣,所以除了清覺寺之外,在臺灣各地,均紛紛邀請上人主持佛七道場。自從舉辦大專青年精進佛七之後,對一般佛教知識青年也好,信眾也好,均迫切地感覺到,精進佛七對實踐佛法的重要。

  釋迦佛陀的一代說教,本在濟世,是為消彌人世間的煩惱痛苦而設立。目前有心之士沒有不為未來的世間而優心,多少思想家為謀世界的和平,在控盡心思,想提供一人人可循的思想路線,因此今日歐美的學者,很多潛心于我國文化及佛教文化的探討,希望能在這當中,理出一帶領世界群走向和平的主義。本著以弘揚佛法真諦,傳播固有文化,舉辦慈善事業,輔翼政府社教,使人人都能發揚善良的本性,敦倫盡份,成德達材,社會呈現和清平的氣運,國家有著光明遠在的前途,人類浩劫能消彌的意願,以:

  一、建立真正修行道場,發揚大乘實踐精神。

  二、弘揚佛法淨化人心,光大傳統倫理道德。

  三、擴大服務社會人羣為宗旨,從事於:()成立常年念佛道場,成就四眾道業;()舉辦精進佛七,發聲克期取證精神;()辦理青年學活動,淨化青年身心;()辦理佛學講座,弘揚佛法端正世風,()辦理學術講座,響應復興中華文化;()擴大社會慈濟教育工作等活動。

  自從上人印度朝聖返國之後,看他旅印的照片,似乎在內心裡有股莫名的激流在回蕩著,上人法臘已高,論福報他老人家可在鳳山佛教蓮社安享晚年,何以苦苦地要主持精進佛七道場呢?是為什麼呢?這正是他老人家一生實踐菩薩道的悲願啊!

  民國六十九三月上旬完稿

 

  後記

  煮雲上人自民國六十一年宣導「佛七」,號召修淨土法門,在臺灣佛教界帶動普遍的「佛七」克期修行,由老年到少年,大專學生到公教人員,莫不競相參與,並於台東監獄與受刑人共修,首先在台東知本清覺寺、鳳山蓮社、乃至於七十二年在台中縣太平鄉蓮華山,創建清涼寺,並於七十四年創辦「淨土專宗佛學院」,使淨土一宗,在臺灣以及星馬各地,頓呈一片蓬勃景象;而對社會風氣,尢有巨大的扶正力量。

  上人在佛教界曾任中國佛教會理事、佛學院院長、並創建道場多處,一生辛勞,終於七十五年八月九日(農曆七月四日)晚十時許,安示寂於鳳山佛教蓮社,世壽六十八歲。

  附[煮雲上人年表]

  民國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出生於江蘇如皋,俗姓許名秀明。

  民國二十六年十九歲投本縣將軍廟含有師祖上參下明老和尚出家。

  民國三十年春二十三歲,于南京攝山棲霞寺,從上若下舜老和尚受具足戒,並學教於棲霞律學院。

  民國三十二年入鎮江焦山佛學院就讀。親近院長雪煩大和尚。

  民國三十四年春入上海圓明講堂圓瑛老法師(並于佛前自願舍世壽十年祈圓公福壽綿長。)

  民國三十六年於浙江南海普陀山濟寺任知客職。

  民國三十八年於浙江南海普陀山后山慧濟寺閱藏。

  民國三十九年自普陀山來台,受任陸軍五十四醫院傳教師,並于後裡(內埔)懷德堂閱藏。

  民國四十年親近汐止慈航菩薩。

  民國四十年首次環島弘法。

  民國四十一年大仙寺傳戒任尊證師。

  民國四十二年任鳳山佛教蓮社住持,出版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並於鳳山佛教蓮社創辦佛學講習班。

  民國四十三年高雄鳳鳴電臺主持空中布教。領導青年作第二次環島布教。

  民國四十四年夏隨章嘉活佛作第三次環島弘法。

  民國四十四年七月于台南市康樂台講演「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深受教界讚譽。年底出版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

  民國四十五年「煮雲法師講演集」出版。並任澎湖佛教會主辦護國息災萬壽或會羯磨和尚。

  民國四十七年隨南亭老法師及成一、星雲諸師,為出版大藏經作第四次環島布教並徵求預約。

  民國四十七年於新北投居士林閉關靜修。

  民國四十八年十月「金山活佛」出版。

  民國五十三年十二月任壽山寺東方佛學院教務主任。

  民國五十四年「皇帝與和尚」出版。

  民國五十六年五月「佛門異記」出版。

  民國五十七年「弘法散記」出版。

  民國五十九年春出席香港世界弘法大會及二次世界華僧大會。

  民國六十年四月「病患者的指南」出版。

  民國六十一年三月「東南亞佛教見聞記」出版。

  民國六十一年農曆二月於台東清覺寺創辦精進佛七。

  民國六十三年創辦大專學生精進佛七。

  民國六十四年三月舉辦僧眾精進佛七。

  民國六十六年五月「精進佛七感應錄」、「精進佛七日記」、「大專佛七開示錄」、「僧眾精進七記」出版。

  十二月任佛光山三壇大戒羯磨和尚。

  民國六十九年任高雄龍泉寺三壇大戒教授和尚。

  民國七十二年興建台中蓮華山護國清涼寺。

  民國七十二年赴馬來西、主持精進佛七。

  民國七十三年赴新加坡、馬來西亞主持精進佛七。

  民國七十四年創辦淨土專宗學院于蓮華山清涼寺。

  民國七十五年八月九日圓寂於鳳山佛教蓮社。世壽六十有八。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