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靈潤法師不臨俗家
靈潤法師,河東人,他弟兄有十人之多,在十兄弟中,有三人慕道出家。他們的父親說:「誰把《觀音經》先背誦出,就允許他去出家。」
潤師聆命,執卷便誦,從旦至暮,一坐不起,直至文句貫徹,朗朗背誦出來,因而便首先獲得出家。
精勤苦行 不睬俗家
靈潤出家後,修般舟三昧,日夜不睡不坐,初行三七二十一天,精神略疲。此後勇猛精進,便頓忘身心疲乏,一直到結夏期滿。當時同侶有五百多人,互相激勵;但到解制時,同行無幾,而有始有終者唯潤師一人。
潤師俗家本是望族,他父親是青州益都令,外祖是懷州的縣令,還有什麼姨表之親者,在當時都是府衙官吏。他出家住靈巖寺,從沒有到過任何一處任所,就是這些做官的親眷們有事相邀,他也是不理不睬的。
鬼神騷擾 獨師安然
靈潤與空藏、慧璉、智信、智光等人於寒林行頭陀行,分住叢塚之間。入夜空藏等常為鬼神所惱,或為推盪偃仆,或者被鬼弄得揚聲震叫,潤師獨體其空寂,宴坐如空,他們被鬼神所擾之人,都來依附潤師而住,潤師對於深林曠塚,鬼神虎狼一無所畏。
略施神力 兵丁求恕
唐高祖武德七年,潤師住在化感寺,住持智信法師因事被人誣告,官吏帶兵來捉智信。潤師出面,對來使說:「我們出家人,山居行道,心不負物,賢聖所知,他人誣告,得無妄乎?」
來使兵丁大怒,正欲下手,忽然狂風雷震,山崩樹折,狂風把官老爺的帽子、坐轎都吹舞空中,兵夫一齊跪下懺悔,戰慄求饒。潤師還幽默地對那官吏說:「檀越有福,能感動幽靈,可謂之祥徵,從未有也。」
那位作威作福的使官,汗顏愧怍,連連作禮,領眾而去。
遇火不驚 親喪不慟
唐貞觀年間,一次與諸法侶登山勘地,忽然野火四起,山上草木皆燃,同行的人都奔散逃避,唯有潤師安步如常。他說:「心外無火,火實自心,謂火可逃,無由免火。」及火燒至身邊,自然滅去。
潤師魁(ㄎㄨㄟˊ,高大強壯。)質(ㄓˊ,形軀、形體。)雄雅,身高八尺,動靜溫和,奉節不虧。十三歲出家,不重臨其俗,雙親去世,兄弟哀訴,他仍是情守自若,毫無動容,但為父母修冥福,設千僧大會超度而已。
出自煮雲法師《佛門異記——難行能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