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q2681.jpg

三五·善無畏三藏

 

善無畏三藏是甘露飯王的後裔,他父親是佛手王。師於生時,相子端嚴有威儀,十歲領戎,十三歲嗣位。諸兄王舉兵搆亂,他不得已隨征,回來對母后及大臣們說:「吾志於道。」因讓位與其兄,太后見其志決,哀許之。

 

善無畏出家後,到南海邊得殊勝的招提ㄓㄠ ㄊㄧˊ原為四方僧的住處,後泛指寺院或僧房。引申指出家僧侶。音譯自胡語。,入法華三昧,發願聚沙建塔一萬座,黑蛇傷指也不退轉,後來乘船往中印度密修禪誦,口放白光,三日無風,舟行於波平如鏡的海上,航駛甚速,偶遇賊難,同船雖劫,師默然誦真言,七俱胝尊全現身相,賊人悔罪歸依。經過種種苦難,到了中天竺,國王夫人是他的妹妹,王問其來由,咸嗟訝異,稱讚不已!

 

受業師德高年邁

 

善無畏到那爛陀寺見到法護尊者,顏貌猶如四十多歲的人,其實法護尊者已有八百多歲了。無畏三藏向法護尊者頂禮,奉事為親師,無畏三藏見本師用的飯食,不是本國的飯食。當時有位示一禪師,是華人,見是中國的飯食,而且油餌尚溫,栗飯尚暖,不禁愕然歎道:「中國去此十萬八千里,早熟而午至,這是何等神通啊!」會中人聞皆訝異,唯無畏三藏默然。本師密對無畏說:「中國京都的白馬寺,重閣新成,我剛從那裏受供回來的,汝能不言,真可以學學。」自此授以總持教,即日灌頂,為天人師,稱曰三藏。

 

行跡所遇不思議

 

善無畏三藏,遍禮聖跡,不避艱險。曾經三至為迦葉尊者剃髮,幾次受觀音摩頂。

 

有一次他在靈鷲山結夏,有猛虎帶路,深入山洞,入內,穴明如畫,見釋迦佛立像,左右侍者,色相如生。

 

中印度大早,王及人民求他祈雨,感得觀音大士在日輪中執寶瓶甘露傾注,旱象因而解除。

 

他的母后以為他入滅,眼淚流竭,漸漸失明,及至他寄書回家問安,母后的雙目竟又朗然復明。

 

他在五印度專破外道,引歸他們從迷入覺。

 

東行途中不思議事

 

他的本師--法護尊者對他說:「善男子!中國與汝有綠,可以行矣!」

 

無畏三藏因而頂禮辭師東下,在迦濕彌羅國,夜間渡河時,水上沒有舟楫,他浮空而過。在一位長者家受供,有位羅漢下降,也來受供,他讓羅漢上坐,羅漢說:「吾小乘之聖,大德乃登地菩薩,弗敢潛尊。」他贈送羅漢名衣,羅漢受供畢,升空而去。

 

在烏萇國,有白鼠常來布施,每天啣金錢一枚。

 

在突厥宮講經,突厥宮人以手按自己乳,乳汁三道飛注三藏口中,他合掌端容道:「此我前生之母也。」

 

有一次,有人誤舉刀砍了他三下,身體竟毫無損傷,砍者唯聞銅擊聲而已!

 

行至雪山下之大池邊,他忽感身體不適,如患病然,本師從空而至,對他道:「菩薩身同世間,不捨生死,不住涅槃,汝久離相,寧有病耶?」說罷,衝天而去,他的病也忽然而癒。

 

他到中國的西境,夜間有神人對他說:「此東土非弟子境界,文殊師利,住持中州。」因禮足而去。

 

睿宗禮為國師

 

無畏三藏以駱駝載佛經,到西洲渡河時,龍神陷駝足於泥沙,因而不能行走。他入定三日,到龍宮為龍眾說法畢,然後牽駝而去。

 

睿宗皇帝聞他東來,派史憲將軍等,出玉門關迎接。謁見三藏,忽憶往昔夢中高僧,姿狀一如三藏,曾圖之殿壁,對照之下,毫無差異,天子因而大悦,尊他為教主,禮封為國師。

 

有外道術士,能驅使鬼神,皇帝詔來御前,叫他表演神奇,無畏三藏坐在一旁,這位術士,竟一法不靈,邪不勝正故也。

 

道德感天地

 

有一次,在本寺院鑄銅靈塔,以此功德,應緣護世,寺眾銷冶至廣,庭際狹隘,恐怕風至火盛,延燒寶坊,三藏笑道:「你們不要擔心,鼓鑄之日,大雪蔽空,不妨事也。」屆時,瑞花飄臨,寶坊為蓋,靈塔鑄造,非常順利。他如穰旱祈雨,滅火反風,種種神異,不勝枚舉。

 

善無畏祈雨方法

 

有一次,又是酷熱荒早,玄宗派高力士速召請無畏三藏祈雨。他說:「今年天旱,眾業所感,天數當然,若苦苦召龍致雨,必有暴風,有損無益,不可為也。」

 

帝強之道:「人苦於暑病,雖有風雷,亦足快意。」他不得已,只好答應,而有司早已把幡幢、螺鈸壇供俱備,他說:「這些東西都不要,快撤去!」他只盛一缽水,用小刀在水中攪之,口念梵呢,須與,有物如龍,大如姆指,赤色翹首水面,又潛入缽底,他仍是且攬且咒,忽然一道白氣從缽內興起,越上數尺高。無畏三藏對高力士說:「快去!雨至矣!」高力士策馬急馳,回頭看見白氣疾旋,從講堂而西,如一條白鍊,翻空而上。晴天剎時皆暗,大風雷電而至,高力士才到天津橋上,大雨驟至,市街樹木大都連根拔起,及力士狼狽如湯鷄入奏,帝高興得鼓掌而歌,風雨過去,迎無畏三藏入宮,致謝再三。

 

邙山有巨蛇,無畏見之歎道:「汝欲揭櫫ㄐㄧㄝ ㄓㄨ標舉、揭示。洛陽城耶?」以天竺語咒了數百聲,不數日,蛇死,此安祿山陷洛陽之兆也。

 

出自煮雲法師《佛門異記——譯經弘道篇篇》

回〈譯經弘道篇〉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