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00917_114232-1.jpg

五、西域求那跋摩法師

求那跋摩法師,是罽賓國人,自幼就懷着慈善仁愛的心;他母親喜食野味,時常叫他去捕捉飛禽走獸,或者買來野鮮以快朶頤。他對母親說:「凡是生命,都貪生怕死,為了我們的口腹,而使牠們活活被殺,兒心不忍!」他媽媽聞聽大怒說:「如果有罪,我替你去受好了!」

 

一天跋摩煑油,不慎澆上了手指,因而大呼疼痛不已,並喊他媽媽道:「我的手指很痛,媽來代兒受苦啊!」他母親看看被油澆而起泡的手指說:「痛在你身上,我怎能替你受苦呢?」跋摩道:「眼前之苦,尚且不能代受,何況以後的三塗惡報呢?」他母親從此憬悟,終身戒殺,不再貪食野味了。

 

處世為王  出世證聖

 

求那跋摩十八歲時,有相士見了他說:「君年三十,當南面稱尊,如果棄世間榮華富貴而出家修道,定獲聖果。」跋摩宿緣深厚,結果還是出了家,不希求國王的寶座;後來罽賓國王駕崩,後繼無嗣,一定要他還俗做國王去,於是他就逃入山野,與世隔絕了。

 

闍婆國王  發三大願

 

闍婆國的國王母后,一日夜夢道人自空飛來殿庭;次日正與皇兒談述夢中所見時,外傳求那跋摩進見。跋摩進來後,王母一見即說與夢中所見道人一樣,因此王母以聖者之禮優禮求那跋摩,並從法師求受五戒,闍婆國王也受三皈五戒。

 

有一次國王因打仗受了傷,跋摩為他以咒水洗塗傷處,馬上平復如故,從此國王對法師更加信仰,也欲捨國出家,群臣諫乃止。但是他對群臣宣佈了三條命令,也可以說是闍婆國王的三個大願:

 

一、凡是闍婆國的國民,一律信奉佛教。

二、全國國境內,所有人民不許殺生。

三、國庫所有儲糧,全部賑濟貧困。

 

虎市山上顯奇蹟

 

跋摩法師於宋文帝元嘉年間,從海路坐船來到了中國,他在廣州上岸時,帝下詔勒令沿途州郡,護送法師到京師。路經吳興縣時,法師見虎市山氣魄雄偉,便於山寺稍住,然而當他繞寺一匝後,又決定住於距寺數里外的山巖禪室中。從禪室到寺中吃飯,這一段路是荒蕪崎嶇的,白天也少人行走,山徑上虎狼經常出沒;但跋摩法師遇見虎不但不畏避,而且以杖按按虎頭,或戲弄一刻才走,虎也馴服猶如家犬。有時下雨,法師也不用雨具,但身不沾濕,足也不沾泥水,因而道俗聞聽,莫不對法師恭敬若活佛。

 

跋摩法師在住的禪室壁上,畫了羅漢的像和定光儒童布髮之形,像成之後,每天晚上會放光明。

 

文帝大加讚數

 

元嘉八年正月,跋摩法師到了建業,文帝(劉宋時的宋文帝)親自迎迓ㄧㄚˋ迎接。,勞問慇懃。齋筵畢,文帝問跋摩法師道:「朕常欲持齋不殺,然總不能如願,法師既不遠千里而來,對朕將何以示教?」

 

求那跋摩答道:「夫道由心不在事,修法在己不由人,帝王之尊,為萬民之上,以四海為家,以兆民為子;因而身為君王,出一嘉言,則朝野欣悅,布一善政,則人神以和。刑不及於童稚,役不加於耄耋ㄇㄠˋ ㄉㄧㄝˊ耄,年紀約八、九十歲;耋,年紀約七、八十歲。「耄耋」指年紀很大的老人。,風雨適時,寒暖應節,百穀滋繁,桑麻鬱茂。皇上能順天應人,替天行道,如此持齋,齋亦大矣!如此戒殺,德亦眾矣!寧不在乎缺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然後方為持戒弘濟乎!」

 

文帝聞而撫掌讚歎道:「俗人迷於事理,沙門滯於近教;迷理者謂至道是虛說,而滯近教者又拘執於篇章,何如法師今天所說的佛法!」文帝勒請法師住祇洹寺,供養優渥,王公大臣,亦都對法師崇奉景仰備至。

 

出自煮雲法師《佛門異記——譯經弘道篇篇》

回〈譯經弘道篇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