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180330-1.jpg

「東南亞佛教見聞記」跋

寫遊記文章,除了現場的見聞外,更須蒐集有關的史實資料,而加以適當的取捨,去蕪存菁,以免報導無據,傳聞失實而貽笑證者。因此,雖說遊記文字好寫,而寫好遊記文字卻不易。

 

五十九年十二月間,我與煮雲法師一同參加中國佛教會訪問團,先後至越南、泰國、星、馬、香港等處訪問,行前曾與法師約好請他將此行之見聞寫下來,在拙編《菩提樹》發表。煮雲法師前歲赴港歸來曾為《樹刊》撰寫「香港佛教見聞記」,極受讀者歡迎。這次東南亞之行,我把握住機會作此要求,法師欣然允諾。

 

我非常佩服法師對撰寫遊記文字的認真態度,在越南時,別的法師都忙著水陸佛事,獨煮法師單槍匹馬,拉著當地僑胞進行訪問,蒐集資料之工作。有一次,我們一同參觀越南華僑最崇拜的黎大將軍附馬廟,他冒著火傘般的炎陽,汗水濕透了袈裟,終於找到了一塊石碑,還蹲在碑前,把碑上的文字逐一抄錄下來,這種求實的態度,真令人感動!

 

當我們在星馬訪問的時候,由於時間短促,走馬看花式的參觀,煮法師始終馬不停蹄,甚至利用吃飯休息的時間搜索資料。每當夜深,別人已精疲力竭,呼呼入睡時,他仍伏在燈下整理一日所得。這種為法的熱忱,寫作認真的精神,尤使我深深欽佩!

 

由是,法師的見聞記便與眾不同了,他蒐集資料之詳實,一般的遊記豈能與之同日而語呢!雖然,他所去過的地方別人也都去過,但他所記載的見聞,別的著作裏卻沒有這樣詳實。就像我在七、八年前寫的空中行脚」,大半是在事後,憑一些記憶和照片留下的印象,加以追索而寫出來的,粗枝大葉,不免有點模糊,不像法師寫來具有真實感,這便是本見聞記的特色。

 

煮法師在早期的《樹刊》,曾寫過一長篇的《普陀山傳奇異聞錄》,其文筆之流暢,故事之動人,不知感動了多少讀者,因而對觀音大士的靈感倍增信仰。當單行本問世時,風行海內外,流通至今不衰。後來,法師又出版過好幾本書,如《金山活佛》、《佛門異記》等,無不普遍受到讀者的欣賞讚歎我們在一路上,到處都遇到愛讀法師著作的讀者,即可以為證,足見法師深得文字三昧」。這本見聞記的筆調,一如以往,引人入勝,讀者毫不費力,可隨著他這支妙筆,到處一覽無遺,神遊東南亞名勝,誠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一樣,這也是本見聞記的特色。

 

煮法師以海內外緇素教友的敦促,而提前出書,除了用《樹刊》的名義為他出版外,我還提供了部分照片,並建議圖片與文字分印,因為平版圖片比銅版清晰。法師接受了我的意見,託我在臺中付印,不日殺青,即可與讀者見面,爰於文末作跋,以誌紀念。

 

中華民國六十一年四月八日朱斐跋於臺中離垢園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

回〈香港佛教見聞續記〉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