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千僧齋  羅漢應供

 

山中自古就有如此的傳說:「凡是有齋主檀越來山,供眾千僧大齋,必定有一位羅漢降臨應供的。」不過,羅漢來應供,大是現比丘相,混雜在大眾僧人之中,只是凡眼不能識得罷了。

 

民國十七年春天,江西有一位大心居士彭大融,來山進香,他知道未成佛道要先結人緣,更知道在三寶門中要廣種福田。所以,他誠懇的發出無上菩提道心,打一堂千僧大齋,廣結眾僧緣。真是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居然親遇羅漢,授他一尊古銅佛像,事後遍尋不著此應真羅漢。他為感佛恩,撰一長文聯語,懸於大圓通殿,以誌感念。今將聯語及跋文抄錄於後:「航海朝普陀,遍齋供千僧,蒙老比丘,施我古銅聖像,想是應真阿羅漢;梯山禮大士,喜遊馳兩名剎,趨梵音洞,看他妙相分形,出趺坐紫金身。民國戊辰仲春月,奉皖省迎江寺竺老師尊之約,來斯進香,兼酬齋僧之願,飯僧後,念佛到大圓通殿,大融在門首迎接諸僧,忽一老比丘交我古銅聖像一尊,仰目視人,弗見蹤影,想係阿羅漢現身示法也。特撰聯語,懸於殿首,以誌紀念,且供諸來客,發信願心,一誠有感云。江西吉安縣皈依三寶弟子彭大融虔誠敬撰。」

 

寫到這裡,有人提議,要筆者將千僧齋的儀式說一說,使沒有到過內地的臺省佛門四眾弟子,多增一點見聞。可惜我的言鈍筆拙,也只稍為說幾句,以應某大德的心願。

 

談到設齋供僧的由來,是始於佛世時目蓮尊者,為欲救拔他的母親脫離餓鬼飢渴、火燒之苦,於七月十五日設齋供養諸大菩薩賢聖僧,以此功德,迴向其母脫苦生天。後來,各方的檀信居士們,為了要超度先亡,或者植福延生,就到名山古剎的大叢林裡,打齋供養清淨福田僧。

 

不過,齋供的名稱也各有不同,在本省有什麼「紅齋」和「香齋」的分別,在內地也有什麼腐齋(即豆腐齋)、平齋、上堂齋、千僧齋等種種不同,不過在普通腐齋、平齋和如意齋,沒有什麼重要,如果打到上堂大齋的話,就得要請本寺和尚(住持)上堂說法。在普陀山大香會期間(從正月初一到二月十九日)差不多每天都有幾堂上堂大齋。這是極普通的事。上堂齋的儀式比較簡單,這次大仙寺傳戒期中所見的差不多。現在所要談的是千僧齋。

 

一個大香會期中,都有幾次千僧齋的。打千僧齋,小庵是不舉行的,就是三大叢林之一的佛頂山也還不方便,唯有前後寺才能舉行。因為前後寺的地方大,執事全,如果有一千個和尚來應供(有時多至六千人),必定要有煮飯的千僧大鍋。不然粥少僧多是很麻煩。打千僧齋通告的牌子,在三天之前,就要掛在前寺大門外,昭示全山僧眾,屆時來寺應供。

 

千僧齋的儀式相當隆重,和尚上堂說法和齋主請法的那一幕,如皇帝上朝一樣的隆重莊嚴。請僧說法的這種敬師尊道的禮節,見莫不歎為稀有。

 

儀式先由客堂糾察師集合大眾至法堂,知客僧引導打齋的施主隨至說法堂站立,由維那師鳴磬:「鐘鼓齊鳴,往方丈室,迎請和尚!」到了丈室,齋主執香由知客師引至和尚前禮畢,和尚登座,齋主上香頂禮後,由知客師拈香禮拜,長跪合掌,代表齋主白詞,迎請和尚。大意是:「仰白和尚!大慈忍聽,今有某省某縣某某信士,來山進香,為植福延生事,敬設千僧大齋一堂,供養兩序諸師,恭請和尚,上堂說法,普利人天。惟願和尚慈悲默然允許,下情無任,懇禱之至!」

 

知客師白詞後,再由維那師呼「末後先行」,法堂裏大鐘大鼓一齊敲,這時全班執事隨行,最前邊有兩面長幡大旗導路,跟著兩序大眾,和尚前面有兩隻提爐,有傳爐的侍者,和尚身邊有四個侍者,一人執說法的柱杖,一人執拂塵,一人捧缽,一人捧具,和尚身穿黃海青(大袍),批大紅祖衣,掛大念佛珠,嚴肅威儀,步至法堂,維那師鳴磬一下,停止鐘鼓,和尚禮佛升座,大眾唱香讚畢,這時有香師拈香展大具,頂禮三拜,上去接侍者手中柱杖,四個侍者一齊下來,展具拜三拜,維那師呼:「梵音龍象,當觀第一義。」和尚接過柱杖,震地一下,開始說法,齋主跪聽。說法畢,維那師又呼:「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呼畢,和尚下坐,齋主謝法,維那師又呼:「鐘鼓齊鳴,送和尚回丈室。」然後佛前上供,和尚過齋堂應供,齋主拜齋,飯畢結齋後念佛,由和尚領班,齋主隨和尚後,千僧齊集,在大殿前丹墀裡繞佛。

 

這時前後寺的知眾師、知客師、糾察師,全部出馬,各執各人應執的警策僧值的香板,四邊站定;又有好些巡照師,各人手執藤條,往來巡查照看,看大眾師有無舉動輕乖,交頭接耳,有犯威儀。知眾、客、糾察師等,如大隊長一樣的指揮部下,巡照師執藤條,維持秩序如警察一樣的負責治安,看樣子真是如臨大敵,見者莫不為之心驚膽懼,千餘人整齊的在那裡一心不亂的念佛。繞佛畢,和尚進大殿向外站立,齋主跪在和尚前面,合掌迎接眾師進來。大殿門口有人結緣散襯,簡單儀式如此。

 

這雖不是正題,可是也不無有一點小補。老參上座們,固然不屑看這些家常便飯的話,可是一般初發心的菩薩,還是未見未聞,見此也可以一參考。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

回〈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