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檢討受苦之因
現在,我們來檢討受苦的原因,這都是由於各人過去和現在造下來的惡因,所以才有今天所受的苦果,佛經上告訴我們,有共業所受的苦,有別業所受的苦,共業是大家共同造的惡因,所以,共同在這個時候受到同樣的災難。別業是個別不同的,雖然同在一起,可是,個人所受的苦果,就有很多的不同。
講到這裏,就要說到佛教「一切唯心造」的真理。我們的善惡、好壞、苦樂種種境界都是由我們一心所造出來的,現在,我們既然知道受苦的原因,所謂「擒賊先擒王」,就是要「罪由心起將心懺」的根本解決。
我們再來檢討我們的心為什麼造惡做壞事?我們造業是由於起惑,所謂:「起惑、造業、受苦。」這三種,如同車輪子一樣的輪轉不停。按句話說:就是不斷在那裏起惑、造業、受苦,絲毫沒有休息的時間,如此冤仇就越結越深,罪業也越造越重,人類不但找不到真正的幸福,而且是更加重痛苦,那裏還能「天下為公,世界大同」呢?
諸位一定會疑問,我們人類究竟起的什麼惑?造的什麼業?受的些什麼苦?關於受苦,現在各人自己身歷其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喝的水是冷是暖?如何的冷?如何的暖?只有你自己知道,至於將來如何受苦,誰也無法預料。現在,我只有將惑和業兩個字解說一下。
惑者就是迷惑,即對事和理弄不清楚,明明是有害的事,卻誤以為有利的事;明知利人是好事,可是偏不肯去做;明知損人利己是不道德的事,然而卻明知故犯,這種愚癡是與生俱來的,這就是迷惑。
不肯犧牲自己成就他人,而是要犧牲對方滿足自己,小孩子沒有人教,他就知道貪。小自小朋友們為了爭奪一塊糖果,因此打得皮破血流,大至國際之間爭城奪地,於是殺人如麻。這些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要滿足自己,這都是由於一個「貪」字而來的。佛法稱貪瞋癡為三毒,所謂貪名貪利、貪財貪色……貪不到手,就起瞋恨心,為要滿足自己的要求,不惜造任何的罪業。
業就是犯法的行為,上面講的貪瞋癡是屬於心理方面,現在造業是屬於身體方面。至於造些什麼業呢?那就是殺盜淫三種惡業,貪財的謀財害命,貪色的奸盜邪淫。
總之,人類每天都有形無形地在造業,心裏起貪瞋癡,身體造殺盜淫。有的蹈了國家的法網,被繩之以法;有的巧避法律,而逍遙法外;有些只是違犯道德良心,而不犯國法。
如果以佛法來講,我們一起心、一動足皆無非是業,無非是罪,何況我們殺生害命,不惜犧牲對方的身命來滿足自己的口體,把自己的幸福建築在他人的痛苦上面,所謂:
苦惱由他受,肥鮮任我需;
莫教閻老判,自問意如何?
諸位:我們捫心自問,有沒有做過違背良心的不道德的事,諸位沒有聽聞佛法,不知因果業報的可畏,有人說:三惡道的苦報可以在人間看到(三惡道就是畜生、餓鬼、地獄)。共匪害人就是魔鬼,大陸人民現在遭受空前的水災之害,餓得食樹皮草根,這就是現餓鬼相。殘害百姓的衣冠禽獸,就是畜生,遍地餓殍,遭受共匪任意殘殺毒刑,這就是人間地獄。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七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