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不偷盜而重義
義的反面就是不義,一般唯利是圖的小人是不講義的,而是見利忘義。所以,他為了利之所在是不擇手段的,即使至親骨肉的錢財,他也是千方百計的去謀取。
我常常聼到人家罵人說:「你這人忘恩負義!」有些土匪、強盜都不取不義之財,而今社會強取豪奪,偷竊扒拿,翻開報紙,每天都有竊盜的案子發生。如果大家都能遵守孔老夫子的「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那麼,世上也就沒有盜賊蜂起了。
所以,佛家的不偷盜是教人「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一草一木,不與而取就犯偷盜戒。因此,佛教的不盜戒,不就是儒家五常之中的「義」字嗎?
我常到監獄佈教,問他們典獄長或教化科長,這些罪犯以什麼罪為最多,他說:「多數都是竊盜、小偷之類。」可見偷盜不但佛教要戒,政府的法律也是要制裁的。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七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