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八關齋戒

民國六十三年暑假清覺寺大專佛七開示

輔大莊麗華記

佛學與學佛

各位同學,今天是我們第二十五屆精進佛七,也是清覺寺兩年以來,第一次專為大專同學所舉辦的精進佛七。你們平日在學校裡,或是在佛學社裡,除了讀書、求學問之外,對於佛學的認識,大都是以學問來研究。佛——佛法的一種學問,現在你們到這裡來,除了要認識佛學之外,還要學佛。佛學與學佛,文字雖然相同,但其意義的差別卻很大。

 

所謂佛學者,是一種講佛法的學問;而學佛者,是學佛所學,行佛所行,亦即是學佛的行為和心性,心量和果證。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心、佛與眾生三個,看來好像有差別,實際上是一體的。但為什麼眾生是眾生,佛是佛呢?現在我告訴你們,經典說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以及種種神通妙用。而我們眾生卻在六道中輪迴,受種種生死苦惱,是一點光明神通都沒有的。所以眾生是眾生,佛是佛。那麼為什麼又說佛與眾生是一體呢?所謂「迷是眾生,悟則佛。」就是這個道理,成為佛與眾生只在於反掌之間而已。因此我們要返本歸原,要歸向佛,就需要學佛念佛。念佛的「念」字,是「今心」,就是今天的心,你抓住今天的心,念念不離,念茲在茲,朝如此,夕也如此,顛沛造次皆不捨離,就能與佛相應。中峰國師說:「念佛既從心出,結業豈屬外來,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意為念佛是從自己心裡發出來的,我們造罪過也是從自己心裡發出來的,假使須臾的時間不念佛,就是隨時造罪結業的地方。我們人的心是妄想紛飛的。禪宗古德說:「念佛心即佛,妄念即凡夫。」凡聖都在於我們一念之中。我們原本是佛,只要時時刻刻念佛,不要離開,就不會造業。念佛是佛心,不念佛就異心,有了異心,就會產生種種心,譬如念畜生,就是畜心,念魔即是魔心。因此,我們應該好好控制心性。

 

平時大家只聽佛法,而沒有真正用心性來念佛,明明知道「萬法皆空」,也了解我們與佛是無差別的,但卻不能達到與佛相應的境界。主要原因是我們妄念紛紛。因此,要能與佛心相應,就得自己下一番功夫,把心性念成佛性。我們是顛倒的凡夫,以假為真,認賊為父,楞嚴經上說:「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惟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這是說眾生的顛倒,無視於百千大海,而只抓住海中的一個小水泡,就認為這是整個的大海。事實上,我們與佛同樣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虛空是地、水、火、風、空、境、識七大組合,這些都在我們心性之中。可是,凡夫卻捨此而反認假色身為真,並且時刻執持不放,執著為我,有了我之後,就產生我所,這是我所有的,我的東西、我的財產、我的兒女,然後樣樣都佔為己有,因此不能翻身,而成為苦惱的凡夫。

 

我們的本性與阿彌陀佛原是一體,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之意。「彼佛何故號阿彌陀?」世尊在彌陀經上自己解釋說:「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從這段文中,我們可以知道阿彌陀佛的光明與壽命是無量的,而我們的光明與壽命也是如此只是我們凡夫顛倒,自己害了自己,非但光明沒有了,連壽命也是短短幾十年的光陰,而且死後還不一定能做人,可能投入牛胎或馬腹,變牛變馬都不知道啊!所以如來說為「可憐憫者」,這是很可憐的事啊

 

難得的是,大家在暑假期間,不去登高山、下海洋等刺激的活動,可見是很有眼光的;因為這些事情都是向外馳求的,縱有所得也是幻化非真。而到這裡來是向內求,藉著拜佛念佛,把自己心性顯露出來。經中說:「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一天念數萬聲佛,不知滅了多少罪了。「禮佛一拜,福增無量。」你們一天至少拜八百拜,乃至一千拜以上,也不知增加了多少福德。這些都是你們自己求得的,任何人都分擔不了。

 

清覺寺舉辦精進佛七,不做一般的消災超度法會,主要是希望你們能自己超度自己,自己替自己消災。能念多少佛,能拜多少佛,常住沒有一個人要你們的,完全是你們自己所得。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

回〈大專佛七開示錄  目次〉目次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iwanpotalaka 的頭像
    taiwanpotalaka

    普陀精舍的部落格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