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佛教會之國際譯經院
中美佛教協會,有志於將真正的佛法帶給全世界,他們經由寺院、廟宇、坐禪中心、學校以及翻譯機構的建立,使在那兒的人們能鑽研釋迦佛陀的教義。
因為語言是闡揚佛陀教理的主要工具,如何將佛經正確地翻譯成西方人所使用的英語,以及其他主要的文字?又如何使佛教教理完全為西方人所接受,且又能保留佛陀的本意?這是一件艱辛的工作,而國際譯經院就是在這一種目標下成立的。
在譯經院服務並參與翻譯的人員,都是研究和修習佛法很精深的比丘、比丘尼和受持五戒的在家信徒。他們用簡明的翻譯文筆來翻譯,期使西方人因接觸它而得到啟發,以減少世界永無止境的痛苦和煩惱,增長那能使人根本拔除痛苦,並在寧靜和平中生存的道德力、專注力及智慧。
該譯經院,並且提供了一項密集式的訓練計劃,用來訓練那些想翻譯經典的人,這是中美佛教協會教育計劃的一部份,在各項事實上已證明這是很有功效的,且經由特殊的混合傳統及現代的方法來訓練,因此,所花費的時間是很經濟的,比起美國一些有名學府所訓練的時間,要減少了一大半。
他們譯經的方法,不是專賴一個人對語言及佛法的知識,而是以四個人為一組;每一本翻譯作品,對於經典的原意、文學形式以及可讀性方面加以配合,一再加以審核和複審,才能完成,而其意旨在於力求符合原始佛教的風貌。對於翻譯的人員,在品德上的要求有八項規定:
(1)、應淡泊名利。
(2)、應拋棄我慢自負的態度。
(3)、不應自我吹噓及否定他人的意見。
(4)、不應自以為是,並且挑剔而抹殺他人的工作。
(5)、應經常自勵其心。
(6)、應運用辯智來取決真理。
(7)、須從可靠的顧問處,尋求證明。
(8)、一旦翻譯作品被修正並通過,一個翻譯者應致力於使眾生因此教材而獲益,並監督使此教材付印通行。
除譯經外,他們也定期出版刊物,如從一九七○年以後就有《金剛菩提海月刊》的發行,其宗旨是在於有效地向西方人介紹有關佛教的教理,以及世界佛教的動態,希望從此以後,佛教能漸植基於新大陸的人們心中。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六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