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千錢買一喝的了明禪師

了明禪師,他是大慧杲妙喜禪師會下的龍象。在當時各叢林都稱呼他為明大禪師。明禪師身高尺,腹大圍,真是一個大腹便便的胖和尚,因此他跑到哪裡,都有一些好奇的人來包圍他,用驚異的眼光來看這位大腹長人。

追隨其師化緣供眾

妙喜禪師因故遭貶到梅州地方去,州縣防送很嚴,大家都以為禍在不測:因此他始終不離妙喜禪師一步。到達了貶所,衲子追隨問道者,不下二三百人之多。

當時妙喜禪師因齋糧不繼,同時也考慮到因此遭禍,叫跟隨他的人,都各自解散回去。可是明師不肯,他負責去化緣來供養數百人的生活。

每天自肩栲栳註:竹製或柳條製的盛物器。)行乞,到了晚上就有數十人為他荷著米麵柴薪蔬食之類,列隊而歸。衲子雖然多,可是每天食用無不具足,就這樣繼續下去有十七年之久,他每天化緣成就大眾,十七年如一日。

千錢買一喝

妙喜大師奉旨恢復僧裝,同時又敕奉住持育王寺,明師當然仍然是追隨在妙師的座下。

了明禪師為人豪邁,機鋒敏捷;但是有些地方也很天真可笑的。

妙喜禪師的禪室,是不允許衲子們在室中下喝的。可是明師哪管這些,雖然妙師一再警告,他都要振聲一喝而去,致使禪師的命令不能實行,為其破壞。因此妙喜禪師就在方丈前掛了一牌,牌上寫著:

「在此下喝聲,罰一貫錢。」

明師看了示牌笑笑而去,他就拿了一千錢,放在袖子內,跑到丈室內,將千錢放在地上,然後高聲一喝而去。如此者有數次之多。結果禪師對他也是無可如何。因此再掛出一牌來說:「有人來此下喝者;罰當日午供一堂。」明師看見之後,他趕快到庫房裡對庫司說:

「和尚要金十兩。」主事者不疑有他,就給了十兩金子。他就派一個行者,跟隨他一同到方丈室去。他袖了金子到方丈室,仍然把金子頓在地上,高聲大喝。把妙喜禪師駭了一大跳!查問的結果,知其所為,不禁為之大笑

投奔投子禪師

妙禪師對明師說:「我看你這肥漢,如是會禪,恐怕驢年,也未夢見。」不過,念他追隨很久,勤勞有功,因而介紹他去見投子禪師。

先是投子諸的耕牛遭疾而死者殆盡,同時年歲也不好;因此大眾生活都很困難。自從明師到了投子禪師那裡。他以大悲願力,要化二百隻牛,以充實之,同時又是連歲大豐,收成倍多,這時才知道他有異跡。

住持長廬

了明禪師是一位大福報的人,他無論住什麼地方,都是財富相隨的。他住持長廬寺,各方衲子雲集來歸,頓使叢林改觀。後來妙喜禪師奉旨來住持徑山,明師來徑山為大眾供齋。他回去時,妙喜禪師送他一首偈道:

「人言棒頭出孝子,我道憐兒不覺醜;

長廬長老恁麼來,妙喜空費一張口。

從教四海妄流傳,野干能作獅子吼;

孰云無物贈伊行,喝下鐵圍山倒走。」

和王夢見異僧

後來明師奉詔住持徑山,更是道高德隆。有一天楊和王夢見一位異僧,長大臣腹,慢慢的走來,到面前時,對他說要化蘇州的一所莊田。後很感覺奇怪。第二天一早就見明師杖履徒走而至。看門的人呵斥不能禁止,就趕緊去告訴和王。和王出來一看,見這和尚與夢中所見一般無異,因此就呼家中眷屬們出來拜見。眷屬們炷香作禮,吃過茶以後,明師說:

「大王莊田很多,可施蘇州一莊為徑山供佛齋僧,能獲得無窮福報。」

和王也沒有答應可否,就令辦齋請師。他吃過齋,也沒有說什麼就去了。當時內外,然傳言,「和王以蘇州莊田,施徑山長老。」消息很快,孝宗皇也知道。有一次和王下朝時,皇帝問他:「聽說你蘇州莊田給徑山,朕當蠲免稅賦。」和王謝恩回來致書徑山請師收地,而師就在信來的前兩天坐化了。

死後還要廟田

因為明師已經圓寂,和王就不想施捨此一莊田。可是和王在寐之際,交睫之間,就看見明師在他面前,對他說:「大王!六度之大,施為先,善始善終,是為究。」

和王這才把莊田予徑山,北莊每年要出產萬犁牛舟車,解庫應用,百事具足。因此江浙兩湖的人,都說他是布袋和尚再世。

 

出自煮雲法師《佛門異記—菩薩應化篇》

回菩薩應化篇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