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180058-1.jpg

八、越坡佛寺的二多一大

曼谷的越坡佛寺,俗稱菩提寺,我們從玉佛寺出來,就到菩提寺參觀。當我們來到寺門時,覺得菩提寺十分破舊,因為它沒有一個雄偉莊嚴的山門,其實我們參訪了幾個寺院,進門的地方都不太莊嚴,有的山門還在裝修,所以我們來是否從旁門而入的,自己也摸不清楚。想起大陸那些名山大剎,如鎮江的金山寺、浙江的天童寺、南京的棲霞山等等,都有清淨雄偉的山門,山門上,都有皇帝御賜的門牌。可是你別看輕泰國的寺宇,雖然他們的前門並不怎麼莊嚴,但是一旦你進入以後,越往裏面走,越覺得裏面的寛濶及莊嚴,這或許就是俗語所說的:好酒留瓶底吧!

 

參訪泰國的各寺宇,都有個共同的特色,就是你到寺裏來,拜佛拜你的,要參觀也參觀你的,不會有人出來端茶送果的招呼你,同時更談不上和尚會出來招待你了,他們有一定的住所。所以,雖然遊客如織,川流不息,也很難得看到和尚的影子,不像我們臺灣寺廟的出家人,招待遊客,如同飯店裏的服務生一樣,泰國和尚真有福報,而中國的居士,可說亦蠻有福氣!

 

我們進入了菩提寺的山門,眼簾所接觸的,不是佛像就是佛塔,佛像的高度都比人還高,至於這兒的佛塔,都是尖尖瘦瘦的,有的有稜有角,有的下方上圓,一座一座塑立在那兒,由於都是金碧輝煌,加上精雕細琢,遠遠望去,好像是一堆堆的火焰,有的高聳入雲,我真擔心塔尖會給颱風吹掉。

 

這兒的佛像多得很,朱斐居士說:若見一尊佛像,就拜一拜的話,必定是吃不消的。根據伯秋居士的介紹,此寺也是皇上勅封的佛寺,是曼谷皇朝初期的工匠無上藝術品的代表,此地還有圖文並茂的古典文學石碑,後人稱之為大學佛寺」。

 

越坡佛寺,最惹人注目的建築物就是佛塔,除了包圍佛殿的佛塔外,還有三五成堆圍在四面的,每一組五座佛塔,總數共有九十一座,連同大佛塔共有九十九座之多,是泰國佛寺中,佛塔最多的佛寺。

 

在寺內有四幢大佛塔,每座高度有四十一公尺,它是開都曼谷的第一世皇帝勅封所建的,從第一世皇到第四世皇,每人手中各建有一塔,所以有四座大塔。

 

根據歷史上的記載:越坡佛寺,是大城皇朝時代,由人民所建成的,原名是坡他藍寺」。到了鄭王建都吞府之後,予以修建,並且勅封為皇家佛寺,後來第一世皇開都曼谷,就在越坡佛寺與越沙助寺之間,建築一座大的皇宮。

 

第一世皇,下旨修建越坡佛寺,該寺原是位在低窪的地區,皇上曾下旨,調動萬餘人填平水窟土洞,然後開始修建佛堂、僧舍、經堂、餐堂、城牆等,再往大城素可泰,迎接佛像來供養,共達一千二百二十八尊佛像。

 

當時,有一尊由大城舊皇宮迎來的大佛,因為被緬軍用火溶後,取去佛身的黃金,以致於法身被損,本來第一世皇想重鑄金身,但僧皇認為不可將佛陀金身下火溶化,因此皇上下旨,建成一幢大佛塔供養佛像,高約四十公尺,一共花了七年的時間,方重修完畢。

 

修建越坡佛寺之後,第一世皇下旨勅封,並舉行隆重的慶祝法會,設宴款待佛門子弟及全國人民,全寺張燈結綵,全部用去白銀五千八百十一公斤。到了第三世皇即位,又下旨重修該寺,將佛寺範圍擴大,重建兩座佛塔,舊塔被夾在中央,北方大塔,原來係裝鑲白色瓷瓦,後來改為黃色瓷瓦。三世皇復下旨召集名匠賢士,將各種文學經典刻於石碑,畫成圖畫或塑成石像等,以供人民公開研究。

 

這種文學經典分成三類:

一、詩詞之類─包括作詩的方法。

二、醫藥類─包括各種疾病治療法,及草藥按摩方法,供人研究。

三、技工類─包括繪畫、塑像、雕刻、裝飾等方法。

 

第四世皇時代,他想依照古例修建越坡佛寺,但各處建築物完整無損,因此除了粉刷以外,並多建一座大佛塔,為第四世皇朝的一座最大寶塔,位在第一世皇塔的西方,是藍色的瓷瓦,並建有一重圍牆。

 

歷史上記載:第四世皇晏駕之前,曾諭大臣:越坡佛塔已經足夠了,不必再建。從此至今,該寺未再建塔。

 

越坡佛寺,建於佛曆二二三一年,大城王朝拍碧他拉差皇時代,距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了。

 

越坡佛寺內,除了佛像多、佛塔多引人注意外,還有那驚人的臥佛,它是泰國最大的臥佛像,建塑於第三世皇時代,佛像共長一百四十五英尺,佛足長約十七英尺半,脚底有千幅輪相,每隻脚都劃成一百四十五格,在每一格裏,都有傑出的藝術成品,同時他的面積之大,一隻脚就比一輛汽車還要大,何況兩脚是並攏的,可見有多駭人。

 

這驚人的臥佛是供在正殿裏,有時候,有人因它而把越坡佛寺命名為臥佛寺」,筆者因為此次有機緣訪泰,才有眼福瞻望這樣大的臥佛。

 

關於臥佛的塑造時代另有一說,即說此佛是威猜皇朝所建的,時間是佛曆一千二百年,假若此說是正確的,那麼這尊臥佛的歷史就有一千多年了。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

回〈泰國佛教見聞記〉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