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西明寺落成  佛道論義

顯慶二年六月十三日是建西明寺落成的日子,從十二日開始,道俗雲集,幢蓋嚴華。西明寺建築雄偉宏大,大殿共有十三所,樓臺廊廡有四千區,詔請道宣法師為上座,神泰法師任住持,有草書之聖的懷素大師任維那。西明寺的住持、首座以及綱領職事,都是一時的俊彥。

 

落成那天的盛況也是極一時之,沿途的人潮,從北城到南寺,有十多里路,所有街衢道路都為之塞。

 

皇帝為了慶祝西明寺落成,徵詔僧、道各七人,到百福殿,由內宮引導,僧在東,道在西,一同上殿。皇帝對僧道們道:「佛、道二教,同歸一善,然而梵境虛寂,為於無為,玄門深奧,德於不德。你們都是二教中的飽學之士,可以共談明理,各闡本宗如何!」

 

先由佛教會隱法師座,立四無畏義,道士七人,各陳問難。道士李榮立六洞義,再由佛教慧立法師問難道:「洞義者是否於物通達無礙呢?」

李榮答:「是的。」

立法師難道:「老君於物是否通達呢?」

李答道:「老君上聖怎麼不通達呢?」

立法師再問道:「既然老君於物通洞的話,為什麼《道德經》上說:『天大患,莫若有身,使我無身,吾何患也!』如此看來,老君於自身尚且有礙,何能通於萬物呢?」

 

道士李榮一時無話可答,只好對立法師說:「請法師不要逼得太急,我在蜀中就聞法師的大名,今日能在聖殿之內,相與談論,甚為榮幸。我們同是出家人,不要苦相非駁。」

 

慧立法師毫不放鬆道:「聽先生的話,似想要我對你姑息,昨天我們可以歡敘幽情,可是,今天此席是要我們分明邪正。再者,你說我們同是出家人,然而,我們檢形論事都不相同,先生鬢髮不剪,褲未除,手把桃符,腰懸赤袋,巡門厭鬼,曆巷摩兒,本不異淫祀邪巫,豈可與我清淨釋子相比呢?」

 

李榮怒道:「你以為剪髮為好,何不剔眉?」

立法師問:「何為剔眉?」

李榮說:「一種毛故。」

立法師道:「一種是毛,剔髮亦剔眉,你也是一種毛,為什角髮不角髭。」李榮又無話可說。

立法師嘲笑道:「昔平津困於十難,今李榮死於一言,論德立謝古人,論功無慚往哲。」說罷就下座,皇上大笑。

 

當時,玄奘法師在西明寺度僧,不在論席,第二天一早,皇上就派人去告訴奘法師道:「七人入內與道士論議,五人論勝,兩人沒有參加也應為勝,幽州僧最好。」參加論議的法師多數是奘法師弟子,所以,高宗要把這消息告知奘法師。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

回〈皇帝與和尚〉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