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帝爭供一和尚

 

僧朗和尚是一位弘法利生為己任的有道高僧,朗和尚的高尚人格和學問道德,為當時帝王、將相和士大夫們所景仰。

 

惜,朗師生於五胡亂華的時代,天下大亂,殺人如麻。在這種動不安的時局之下,使他無法安心做弘法傳教的工作。因此,他隱居在泰山金輿谷內,安心辦道。可是,一位出了名的高,無論隱居在什麼地方,都會被人找著的。朗和尚隱居不久,就一些慕道者趕來相依,從千里以外,專程趕來,追隨朗法師學法者,就有一百多人。

 

1.五帝致書  供養和尚

朗和尚隱居泰山時,五朝天子都派專使前往,致書、慰問,送供養給他,邀請和尚下山。可是,朗和尚的高風亮節,不為名利所動,五朝天子一個也無法請他出山。所以,後人稱揚朗和尚道:「道德凝懷,千里哲人競湊;芳聲播遠,五朝天子移風。」

 

今將五個皇帝給朗和尚的書信大意,介紹如後:

 

第一位是秦主苻堅,致書中說:「皇帝敬問泰山朗和尚,大聖應期,靈權超軼,蔭蓋十方,化融無外,若四海之養群生,等天地之育萬物。朕日理萬機,不能親自前來迎請和尚,今遣使人,安車相迎,希望和尚靈光,能夠蔭被京邑,隨使奉上紫金數斤,供鍍形像,績綾三十匹,另外送上奴子三人,以應和尚掃灑之用,至人無違,幸望納受,大師定能慈鑒朕意。如師能來,朕當以師禮事之。」

 

我們從這一書信中,可以看出秦主對朗和尚的一片誠意了。

 

第二位是晉武帝曜,朗和尚:「皇帝敬問泰山朗和尚,睿德光時,聲飛東岳,我想與和尚同養群生,至人通微,想大師能明朕之心意。今遣使者,送上五色珠像一尊,光錦五十,象牙簞子五領,金缽五個,願納受。」

 

第三位是後燕成武帝慕容垂,給朗大師的信說:「皇帝敬問泰山朗和尚……朕承注大統,可是方夏事膺,昔蜀不恭,魏武含慨,現今二賊不平,朕豈獲安……至人通靈,能夠隨權指化,能使兵不血刃,四海歸服。我早就敬仰和尚,有心依。今遣使者,送上官絹一百,袈裟三領,綿五十斤,幸為納受。」

 

第四是魏太祖道武的來書:「皇帝敬問泰山朗和尚,承妙聖靈,要須細略,已命元戎,上人德同海,神算遐長,仰望和尚,助威謀略,克寧荒服,今遣使者,送上素絹二十,白氈五十領,銀缽三枚。」

 

第五立位是南燕的慕容德,對朗和尚更是恭敬有加,並親自為他在齊州建一神通寺,然再致書給朗和尚說:「敬問泰山朗和尚,家多難,災禍屢臻……朕以無德,生在亂兵,遺民未幾,繼承天祿。幸和尚大恩,神祇蓋護。使者送絹百,並敕封大師東齊王之位,奉以高山等二縣的封給,書不盡意,稱朕心焉。」

 

我們看了上面五國君給朗和尚的書信,以及供養,可知朗和尚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了。一個和尚能被那麼多皇帝敬重,也可以說是「皇帝與和尚」中的一段佳話了。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

回〈皇帝與和尚〉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