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攝摩騰與竺法蘭之來華弘法

梵僧最來中國弘揚佛法的,是攝摩騰與竺法蘭二位高僧,這是在漢明帝永平年間,明帝派了十八位大臣,攜著皇帝的聖旨,親往外國禮請而來的。

 

關於攝摩騰、竺法蘭來華弘法,因為皇帝對梵僧禮遇優隆,崇信佛教,所以引起五岳道士嫉妒和反對,而發生釋道鬥法的一段歷史佳話,現在就簡單的說明一下,不但去西土求法不易,而且往往遭遇到極大的障礙和打擊,那一次真如顏丙所說:「法門若也無靈驗,應作中華一聚灰了」

 

在史傅毅所撰的法本內傳上,說明法師來華的經過,及道士如何要尋佛教鬥法比勝,現在但講他們鬥法的經過:

 

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朝正之次,五嶽並諸山道士七百餘人,自相命曰:「天子棄我道法,遠求胡教,今可以表抗之,略曰:『五嶽十八觀,泰山之洞弟子褚善信等死罪上言,自聞太上,無形無名,無極無上,虛無自然,大道出於造化之前,上古同遵,百王不易,今陛下道邁羲皇,德高堯舜,竊承陛下,棄本逐末,求教西域,所事乃是胡神,所說不參華廈,願陛下恕臣等罪,聽與試驗,臣等諸道士,多有徹視遠聽,傳通經典,從元皇以來,太上群籙,太虛符咒,無不練,達其涯極,或策使鬼神,吞霞飲氣,或入火不燒,或履水不溺,或白日生天,或隱形不測。至於方,無所不能,願得與其比較,一則聖上意安,二則得辨真,三則大道有歸,四則不亂華俗,臣等若不如,任聽重決,如其有勝,亡除虛妄

 

敕遣尚書令宋庠,引入長樂宮,以今月十五日,可集白馬寺,道士等便置壇,壇別開二十四門,褚善信等賚各靈寶真文、太上玉訣、三元符等五百卷,置於西壇;茅成子、許成子、黃子、老子等二十七家子書,共三百三十五卷,置於中壇;饌食奠祀百神,置於東壇;帝御行殿,在寺南山;佛舍利經像,置於道西。

 

十五齋訖,道士等柴荻和檀沉香為炬,繞經泣曰:「臣等上奏,太極大道元始尊,眾仙百靈,今胡神亂夏,人主信邪,正教失蹤,玄風墮緒,臣等敢置經於壇上,以火取驗,欲使開示蒙心,得辨真偽。」

 

說罷便縱火焚經,結果經從火化,悉成灰燼,惟佛經像,儼然無損。道士等相顧失色,大生怖懼,將欲生天遁形者,無力可能,禁效鬼神者,忽策不應,南嶽道士費叔才自憾而死。

 

這時道法無能,道經焚燬,可是,佛經不但燒不了,而且佛舍利光明五色,直上虛空,旋環如蓋,徧覆大眾,映蔽日光,摩騰法師踴身高飛,坐臥空中,廣現神變,於時天雨寶華,在佛僧上。法師在空中說偈云:

 

狐非獅子類,燈非日月明;

無巨海納,丘無山嶽隆;

法雲垂世界,法雨潤群蒙,

顯通稀有事,處處化群生。

 

文武大臣都來繞著竺法蘭法師聽說法要,歎佛功德,亦令大眾稱揚三寶,又說:「出家功德至高。」明帝於加倍崇敬。

 

當時,司空陽城侯劉峻與諸官人士庶等千餘人出家,四嶽道士呂惠六百二十八人出家,陰夫人婕妤等與宮女婦人三百二十人出家,帝立寺所,寺城外安僧,所城內安尼,這在歷史上是道俗集體出家的第一次。道經焚燬的臺子(也是道士作法的臺子),後來稱為焚經臺,現在不知是否還有遺跡存在?唐太宗皇帝登焚經臺的詩云:

 

庭徑蕭蕭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謾道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度來。

須識廢興憑烈燄,要分真偽築高臺,春風也解嫌狼籍,吹盡當年道教灰。

 

最初來華弘法的大德們,不但具足了智力、德力、神通力,而且還有力和毅力,這裡限於時間,不能一一詳述。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六冊

〈弘法散記--講演篇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