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孝親別母的真定法師

真定法師,新羅國人。師在白衣的時候,因家貧沒有娶妻,而且還做過幾年軍人,退役後,為人家作傭工,得來的工資,完全交與其寡母。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勉強度日。

僧人建寺化緣  其母布施一鐺

一天,有一位僧人,為建寺而化緣到他的門前,他的母親想做些功德,可是家中除了一隻煮飯用的折腳鐵鐺以外,什麼也沒有了。於是,她就把那唯一的家財―折腳鐺布施給僧人。

不久,他從外面來,母親就把布施的事告訴他。她還以為兒子聽了會不高興的,那知他一聞聽後便欣喜的說:「好啊!能做些佛事功德,再好也沒有了,我們雖沒有了鐺,但可以用瓦盆作釜煮飯吃。」

諭兒出家  母愛偉大

他在軍中服役時,曾聽別人講:太伯山有位義湘法師甚有名望,他久有嚮慕之意,因此便對母親說:「當我向母親盡完孝道以後,我就去投義湘法師學道去。」

母親聽了,很開通的說:「佛法難遇,人的壽命有限,你若等我死了以後才去出家學道,豈不是太晚了嗎?還是早些去吧!我會照顧自己的。」

他不忍的說:「媽媽晚景悽涼,孤寡一人,唯兒在側,若棄之而去,兒心不忍!」

母親嘆息著說:「若為了我而妨礙你出家,那我便要墮入泥犁了,世人奉養其親,雖豐衣美食,亦算不得是大孝;大孝者:出家修證道果,度其生生世世的母親脫離苦趣。兒既有志學道,莫以我為念,可速去,我為別人去幫傭做工,也會盡其天年的。」

他聞慈母一番誨,不知該怎樣才好。正猶豫時,母親已把家中所存的七升米,全部倒出來統通煮成了飯,先吃一份,其餘的六份用袋子包好,給他帶在路上吃。

他飲泣的說:「棄母出家,此乃人子所難忍的事,何況將家中僅存的一點資糧盡而去?兒心何忍,天也不容許我這樣做的呀!」因此,便不肯去。其母嚴詞責之,催其趕快上道。不得已,只有拜別慈母,灑淚而去。

投師出家  度母生天

路上走了三天,到了太伯山,投奔湘公剃髮出家,賜法名真定。在山苦修三年。一日,忽聞母親去世的消息,定師就趺入定七日,很多人都驚異定師有這樣的定功,讚嘆不已。識者說他入定觀其母所生之處。

七日以後,出了定,他把母親逝世的事告訴義湘法師。湘師便為其開講《華嚴經》九十天。講經完畢,其母托夢告訴真定法師道:她已仗此功德,上生天國了。

 

出自煮雲法師《佛門異記—孝行高潔篇》

孝行高潔篇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