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岐州岐山南塔 ,即今陝西扶鳳法門寺塔

第五、扶風岐山南古塔:扶風山南的古塔,在周魏以前,寺名育王寺,僧徒有五人,周武滅法後,只有兩堂獨存,隋朝置名成實寺。

隋朝大業五年寺僧不滿五人,幾經興廢,其塔基仍為寺莊。貞觀五年,岐州刺史張亮來寺禮佛,因見古塔房舍盡毀,乃奏請重建為今塔。

相傳:「此塔一閉三十年,一示令今人生善」。張亮聽到,就想開塔,使今人生善,但恐因此聚眾,不敢開塔。後有敕令允許開塔,乃掘一丈多深,有二古碑,是周魏所立,既而取出舍利示人,一時哄動,數千人同看。其中有盲者,積年失明,此時聽說稀有舍利,心裡一喜,忽然開眼看見,因此更為轟動。每天成千成萬的人來看,各人所見不同,或說如玉、白光、紅、綠不定。最奇的是還有人睜著雙目看,卻看不見舍利,問舍利在那裡?

當時還有一個,他的眼睛不小於人,可是盲者能見,而他卻有眼不見。在大庭廣眾中,他又羞又愧,乃搥胸大哭!眾人安慰他說:「這是你的宿業所障,你應努力懺悔,哭有何用?」此人乃效燒指供佛者,以油布繚指,點燃繞塔而行,至心供養,忽然見瓶中舍利,光明照耀,歡喜跳躍,誠心信佛,這是懺悔之力也。

顯慶四年再開此塔

唐代顯慶四年九月,智琮法師奏請開塔。前貞觀五年開塔,大有感應,今三十年期已滿,請再開示,皇帝指示:「如能得舍利,當然是善因,你先在塔前行道七日,祈請瑞願,方才開發。」琮師遵命,與給使王長信等,於十月五日由京師回,六日入夜方抵寺,琮師即入塔,精進行道,可是行道已愈限,仍然沒有顯瑞,直到七日晚三更時分,琮師正以臂燃燈供養,專誠禮懺,忽聽塔內震裂有聲,塔內的三尊佛像上,各個放光,並有一異僧舍掌立於塔內。他以為是寺僧,不一會異僧不見,方知聖隱。急召天差同看瑞相,但見一粒舍利,光明鮮潔,再細看之,原來有七粒一齊放在盤內,一枚舍利繞其餘舍利而轉,各放光明,遂令開塔。

舍利置掌仍然不見

初開塔日,有數十人共同獲得舍利,大眾共見,其中也是有一個人看不見,氣得自拔頭髮,苦苦求見:哀哭號叫,徒自咎責,終不得見。有人把舍利放在他掌上,他只覺得手心有物,也有重量,可是還是看不見。

此塔舍利,形狀如小指,骨長一寸二分,內孔方正,下平上圓,內外光淨。道宣律師把小指穿人舍利孔中,舉起來示大家看,偌大的舍利竟有人看不見,真是奇怪。當時哄動京城道俗,沿途趕來參觀,接連二餘里不絕於道,往來相慶,一代盛事,真是佛家功德不可量啊!

不信者的結果報應

岐山縣華陽鄉五莊村有一馮玄嗣,不信佛法,他的母親和哥哥要去禮拜舍利,他不肯同去。迨其母兄禮拜舍利回來,他罵道:「這有什麼功德?家中佛像又有什麼功德?」罵畢,即時取下佛像,放火燒去。並說:「看有什麼靈驗!」母兄搶救時,已被燒去大半,忽然玄嗣倒地昏去。不久醒來說:到一地方,大鳥飛來,啄我眼睛,身入大火坑,燒烙困苦,以手摩面,鬚眉皆落。親屬在旁說:「汝自造罪,無可代者。」他但見大火燒心,東西奔走,似有人打之狀,慟號哀叫,催促快走無停,痛苦之極!忽然醒來,心猶似火燒一般。這時他方知道自作自受,受地獄之苦,誓願懺悔。到二月十三日,親屬帶他去塔所,當時京城大德行虔法師等百餘高僧,為眾說法,還有裴尚宮比丘尼等,道俗五六千人,都看見玄嗣五體投地,對著舍利前,號哭懺悔,懺悔他不信佛法,打罵僧眾之罪。自從懺悔後,晚上睡眠,安靜得多了。

 

出自煮雲法師《佛門異記—舍利瑞應篇》

舍利瑞應篇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