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20200305_151055-1.jpg

18.永懷恩師煮公上人/張銀湖

恩師煮公上人十九歲(廿六年)出家,卅二歲(卅九年)隨軍自普陀山輾轉來台,任軍醫院佈教師,作精神褓母,為病患官兵講說佛法,當時已被譽為軍中生佛。

 

來台後,鑑於台澎偏遠地區,尚少有聽聞佛法機緣,乃率領青年弟子組弘法團,深入各地鄉村弘法,備受讚揚,得愛國僧人的雅號。

 

四十四年至四十七年曾經四次環島佈教,各地聽眾蜂聚,動輒數千人。於是決心創辦道場,弘揚佛教,先後有鳯山佛教蓮社、台北彌陀精舍,及台中蓮華山清涼寺,以利廣度群眾與修持。

 

自五十九年出席香港世界弘法大會及第二次華僧大會後,恩師弘教聲譽,傳播海內外,且遠至北美洲。尤其七十二、三年間常接受新、馬華僑敦請,前往當地領導華僑修持淨土法門,更為當地佛教人士所崇敬。

 

恩師不僅是傑出的弘法家,更是躬親領導大眾精進修持佛法的實踐者。六十一年起,倡導精進佛七的淨土修持法門,連亙十五年,有時抱病一年,還要打廿餘場,除四眾班外,社會人士由老年到少年,學生由大專至中小學童,紛紛競相參加實踐精進佛七」。今日全台及海外很多寺院都風行舉辦精進佛七」,沾聞佛法而欣喜逾恆,恩師實功不可沒。於今台灣佛教鼎盛,眾多的大專青年投入佛教,提升了佛教宏法人才素質,恩師倡導精進佛七的影響至大,對佛教之振興貢獻至鉅。

 

綜觀上述事跡,以及恩師座下出家男女弟子眾多,足證恩師的大慈大悲,使眾生普得利樂,而拔除苦難,莫不由於偉大的愛心、耐心、熱心弘法及堅忍的實踐。一履寶島卅餘年,而慈光遐被,洵盛事也。至於恩師抱病躬行,宏揚淨土修持法門,淨土宗在台澎廣受大眾歡迎及在台首創大專青年精進佛七,在在均深獲佛教界肯定與讚揚,譽為佛教淨土在台之初祖。

 

多年來恩師為弘法而奔走,積勞成疾,到了病徵已萌,迨圓寂前二日,中西醫師仍向我保證決無問題,我乃放心北上公幹。出乎意外,遽爾圓寂,如晴天霹靂,震撼海內外,我竟不能隨侍在側,誠人生一大憾事,又怎能不傷心欲絕也。七十五年九月五日舉行盛大壯觀的讚頌傳供大典,參加的法師、弟子、信眾逾五千人,執拂行列長達一、二公里。我們除對參加祭典的各界首長、各長老法師蓮友竭誠感謝外,忝屬徒眾,懔於恩師之進入涅槃,是我們佛教界也是社會的一大損失。往後我們應如何繼承恩師法業遺志,報答師恩,才是當務之急。竊以為下列五事,實為刻不容緩者:

 

()擴大舉辦精進佛七」:恩師在台首創大專青年精進佛七」,以及四眾精進佛七,為畢生宏願之一。其成就之著,影響之大,無待贅述。為使更多的信眾普蒙師澤,學佛精進,台灣的淨土宗日益蓬勃茁壯,以告慰師父在天之靈,並使佛教界同聲稱讚之台灣佛教淨土宗精進佛七祖師之美譽與功績永遠彰顯,傳留後世,我們必須持續擴大舉辦精進佛七」。

 

()繼續擴大辦理佛學講座:恩師一生宏法度眾,到處講經說法,聽眾踴躍,座無虛席,足見佛學講座甚適合於目前社會大眾求法與信仰的要求,對淨化社會風氣,導正人心及提升民眾精神生活品質之貢獻至大。我們應義不容辭的繼續擴大舉辦,使佛法淨入群眾並與民眾日常生活水乳交融,以收闡揚佛教義理之實效。

 

()恩師著作彙整續版:恩師生前著作均以白話寫作,簡易明瞭,甚受民眾喜愛,其出版著作計有:《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金山活佛》、《皇帝與和尚》、《佛門異記》、《弘法散記》、《病患者的指南》、《東南亞佛教見聞記》、《煮雲法師講演集》及精進佛七的《感應錄》、《日記開示錄》、《佛七記》等等,對大眾向心投入佛門影響極大我們已組成煮雲老和尚文教基金會」,將其著作彙整繼續出版,使更多民眾受益並流傳後世,期待對佛法之宏揚有所裨益。

 

()擴大續辦社會公益事業:恩師一生奉獻佛教,熱心闡揚佛法外,至為關懷貧苦及孤老幼弱、殘障民眾,特於蓮社創造慈善會,專責從事社會慈善公益工作,嘉惠苦難同胞績效彰著,深獲各級政府表揚並廣受民眾歡迎,我們應繼續擴大辦理。

 

()建立恩師紀念館:恩師投注一生心血,創建道場,已有多處,讓我們享受學佛有樂園。為發揚其大慈大悲精神,為表達我們的誠敬與感恩,且能代代相傳,我們眾師兄姊及信眾,應凝聚力量建立恩師的紀念館,以誌永恒的懷念。

 

由於人類處在對未來慾望追求之心漸强的社會環境下,對一些往事故人的悼念與懷恩,往往隨著時光流逝,在人們的記憶中會顯得逐漸模糊乃至於淡忘,對數十百年後之後代更不用談了。為了宏揚佛法、造福人類,延續佛陀慧命於百憶年,為了一生奉獻佛教、弘揚佛法有顯著功績的恩師,身為弟子的我們,都有將恩師一生事跡供奉留傳後世,以彰顯其功績之共同責任。為此,我們誠懇的期望上列諸項,能在眾師兄姊及蓮友團結合作齊心努力下,早日完成。尤其是興建恩師紀念園--煮雲老和尚紀念園」,我們已在高雄縣大樹鄉井仔腳購得近三甲地山坡地,附近環境優美,交通方便,離鳯山僅二十分車程,正在作整體規劃,即將動工興建。紀念園規劃以公園化、藝術化來美化環境,園裏除了建立恩師紀念館、紀念塔,並擴建大型大雄寶殿及觀音殿、靜修精舍等供作各種精進佛七專修道場,促進學佛人學佛精進,俾使恩師法業延續發揚光大,亦為宏揚佛法於萬世至有助益之遺寶也。惟此項工程相當龐大,所需經費亦至為鉅大,我們懇請佛教界前輩、信眾及社會各界善心人士多予恊助指教,使此有益佛教造福人類之紀念園能早日完成,是至心所祈求者也。

 

前人慈容歷歷,後人哀思綿綿,恩師雖離我們而去!但我始終覺得他老人家仍然活在我們身邊心中,他的精神永遠與我們同在。恩師那種心胸寛大、耿直、仁慈、熱心,不計名利的性格,一生只為別人著想,只願眾生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悲願與完美人格,實令人欽佩尊敬五體投地。每每想起他和顏悅色、溫暖慈愛的神情,雖滿眼熱淚,但精神上總湧上一股溫暖愉快之感。他那一生慈祥親切諄諄教誨,苦口婆心隨時隨地勸導信眾實踐力行戒殺持素,專心念佛拜佛,求生淨土,其慈悲關懷心之切,令人感動。師恩浩大永難報矣!他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慈父。

 

恩師!慈父!願您乘願再來,與我們同在一起,救度我們!阿彌陀佛!

 

出自《煮雲和尚紀念專集》

回〈煮雲和尚紀念專集第三輯〉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