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發菩提心  念佛求生淨土

有人不知念佛求生淨土,只知念佛求來生富貴,你問他們為什麼要修行念佛?他們一定答道:「我因前世沒有修行,所以今生窮苦,因此發心念佛,求求來生福報。」這種思想已經成為修行人的通病

 

古人也說:「山中無衲子,朝中無宰相。」現在,高關顯爵、大富大貴的大人先生們,多數是過去用功辦道的修行人,因想錯念頭,專修來生福報,所以,今生託生富貴之家,享受福樂,可是那知「人間富貴花間露,世上功名水上漚。只恐福中不肯修福,報終必墮苦趣,其受樂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長。獅子峰云:「個個戀色貪財,盡是失人身捷徑;日日飲酒食肉,無非種地獄深根。」只圖眼前快活一時,不知死後受苦萬劫。

 

所以,真正會修福報的,不但不願來生再來人間享福,並且連天道都不願去,永禪師說:「布施持戒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墮,招得來生不如意。」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可以藉之而修行證果的。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不過,方便之中更有方便之門,不僅下手易,而且成就速,盡一生可以趕辦生死大事,那就是淨土法門。只要我們具足深信、切願、實行的三種資糧,就可以死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極樂的解釋是:「其土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彌陀經》語)

 

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第九求生淨土文中說「云何求生淨土?謂在此土修行,其進道也難,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難故累劫未成。是以往聖,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末世修行,無越於此。然經稱少善不生,多福乃至。言多福,則莫若執持名號;言多善,則莫若發廣大心是以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歷劫

 

蓋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發,則雖念奚為發心原為修行,淨土不生,則雖發易退。是則下菩提種,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長。乘大願船,入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

 

如果,我們真為生死,發菩提心——厭娑婆、欣極樂,求生淨土、了脫生死,不受輪迴之苦,求其最易修、最穩當者,莫如持名念佛。因為,阿彌陀佛因地所發四十八種大願,以願力莊嚴佛土,接引念佛眾生,死後往生彼國。

 

例如:我們發心創辦一所義務學校,凡是失學的兒童,願意求學讀書的,我們都歡迎他來入學就讀。辦學者發心救濟失學兒童,這就是他們的願力,而辦成一所學校凡自己沒有力量求學的兒童,只要願意去讀書,一報名就可以進學,這就是學童自願求學的願力

 

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一樣持「自他種願力。自力就是自己一心念佛之心力,他力就是阿彌陀佛因地發願,現身接引念佛眾生,往生極樂,此即會二力於一時,收成功於一念,決定親見彌陀往生極樂於彈指頃,業卸娑婆,神遊淨土,橫超三界苦海,託質九品蓮臺,得不退地,證無生忍,辛苦一時,快樂無窮如果這種一穩百當的便宜生意不去做,那麼,這種人真是天下第一號大傻瓜呢!最後,我引古人偈云:

 

兼修福與慧又復念彌陀

九品蓮華裡第一更何疑。

 

普願「修福、修慧、修淨土」的同志們,同聲共念——

 

南無阿彌陀佛!!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七冊

回〈煮雲法師講演集--勸修篇〉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