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三教逃不出一心2

佛教講的「慈悲」,我們也來把它拆開來解釋一下,慈之一字是由「茲心」二字合成的,茲的解釋就是這個,我們往往看到人家介紹信中說:「茲有某某,投前拜訪……。」以及「茲託某某」等的字樣,茲的意思就是這個,茲心者,解釋白話,就是這個心,是不折不扣的本來面目,張三還它張三,李四還歸李四,與儒家的恕字意義差不多。

 

佛教講慈悲與世俗人不同,世俗所說的慈悲,其實不是慈悲而是愛。某人和我有關係,我就慈悲他或憐憫他,某人與我沒有親戚故舊的關係,即見路人死了,我也不管。因此我要說:若不是真正的佛菩薩心,都不能稱為悲心。依佛家解釋悲心有三種不同,現在一一解釋如下:

 

第一是愛見大悲。因為世俗人的悲,是以愛為出發點,比如說:某人過去只有與我一面之緣,聽人說,某人已於某日死了,我聽到這個消息,並不怎樣動心難過,至多不過說兩句可惜而已。

 

假如某人和我是至親好友,忽然聽到他死亡的噩訊,這時,我的心必定難過不安,趕快踵門弔慰,盡力為死者料理後事,甚至哀痛傷心,還要為文悼祭一場,以表寸心。如果我的父母妻子、骨肉至親,一旦一命嗚呼的話,那必定號天慟地的大哭不休;甚至那些「恩愛夫妻不到頭」的他或她中途死亡的話,更是痛不欲生,尋死作活的以頭撞地,真像「平陽地下滾成坑」似的哭得死去活來,這都是我們常見的事實。

 

如果某人與我毫無瓜葛,莫說他死一個,就是再死上千萬個,我對他們死亡的觀念,還不及我家死了一條看門狗,那麼可惜和動心哩!我說這些話全是事實,你能說這也算是悲嗎?所以我說,世俗人只有愛而沒有悲

 

第二是平等大悲。講到這裏就有解釋悲心的必要了,我們對某一件事都是心有企圖,如果有一個我存在,即有人我的界限分齊,我的就不是你的;這是我的東西、我的錢財,絕對不願任何人佔有的。反過來說,人家的東西、人家的錢財,就恨不能全部拿來為我所有。

 

因為人人都有人我之見,同時也就存有損人益己的私心。為了我個己的利益享受,不能有所虧損,往往因一點小東西就爭奪起來,互不相讓,而且大打出手,打得頭破血流,這是為什麼?還不是為了一個我在裏邊作怪嗎?

 

因為有我的觀念存在的人,處處皆私心重重,一有了私心,就不能平等相處,想要真正達到平等境地,就要實行平等大悲,什麼是平等大悲?簡單的說就是要能夠非心,非心者,就是施恩不望報之謂,說句佛教的內行話,就是「無所住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修行不著相」,也就是無相布施。

 

因為有心布施,即有我相存在,既有我相存在,即必定有一個對方受我恩惠的人。某某人是我救濟的,某某人也是我幫忙他的,他將來有了辦法,一定要大大的感謝我救拔之恩,這種以我待人的心理,在佛教認為是最要不得的。

 

所以古人說:「以我待友友之敵,以我待子子之賊。」你看,有一個「我」的觀念,對朋友、對子女尚且都會變成冤家仇敵,何況其他不相干的人呢?所以佛教主張無我,主張無心。永嘉大師說:「著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後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金剛經》上更說著相布施的人,「如人入暗,一無所見」,如果能夠離相布施的話,那就是「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aa

可見著相與不著相二者,就有這麼大的區別。能夠真正沒有人我壽者四相的人,不但能行平等大悲,同時更不受外邊萬物所圍繞纏縛,而達到菩薩境界,那就是「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憂以天下,樂以天下」,這才是悲天命、憫人貧的平等大悲啊!

 

第三是同體大悲,也就是儒家的「禹思天下之溺,猶己之溺,稷思天下之飢,如己之飢」,道家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佛教「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因為我們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十方虛空,在我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楞嚴經》語)」。

 

基於萬物同是一心所作,眾生與我一體的緣故,所以打到我的頭,我的頭也痛,打到我的腳,我的腳也痛,因為四肢百骸皆是我之一體故。所以,佛教的慈是「無緣大慈」,能予一切眾生之樂;佛教的悲是「同體大悲」,能夠拔一切眾生之苦!雖然三教皆以心為主,可是,佛教的慈悲是比感應、忠恕究竟得多了。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七冊

回〈煮雲法師講演集--起信篇〉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