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精進佛七日記序

  創辦精進佛七,正式開始是民國六十年農曆二月初一,籌劃建念佛堂又更在兩年之前。最初在籌建期間,可以說一無所有,甚至連地皮都沒有。但只要「人有誠心,佛必感應」。沒有地皮,而有趙雲鵬居士發心捐獻念佛堂地皮;沒有錢,也有各地檀慨然樂助,而建設了現在念佛道場;沒有西方三聖佛像,有香港王妙賢居士,敬獻莊嚴聖像。

  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法藏比丘時,發四十八大願,願力莊嚴而成。清覺寺精進佛七道場,也是由慈琛住持、慈宗、慈照監院,陳明造等護法,共同以願力莊嚴起來的。

  回憶精進佛七初開始時,真是因陋就簡,哪有現在裝備齊全,一切都上軌道。

  開七時,佛堂前連遮擋雨蓋蓬都沒有,因此最初幾期佛七中,下午太陽一直曬到佛像前,陣陣的大風雨更是災情慘重;臨時蓋的布蓬,遇上了狂風暴雨,也是飽受襲。還有往清覺寺走廊上的道路,也是從第四期佛七以後,才設法蓋起來的。

  精進佛七的一切規矩法則,沒有前人的成規可以參考,因此頗有萬事開頭難之感。本來我想精進佛七舉行後,請些有道高僧按期來主七開示,我也聯絡南北的長老們,可是,第一因為路遠,又交通不便;第二因為時間,難以配合,故不克前來。我們時間是每月舉行一次,每次都是農曆初一開七,這是佛光山主星雲法師的建議。我們清覺寺地點,在台東知本溫泉山裡面,交通很不便,長老們沒有辦法按時請來。再說我們佛七完全是義務的,往返川資都要自己掏腰包,就是長老們發心結緣,我們良心也說不過去,因此對此未敢實行。

  還有受八關齋戒,在精進佛七開始時舉行,這也是史無前例的。修一切佛法皆須以「戒」為先,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精進佛七加上八關齋戒來修行,真是「如鳥雙翼,如車雙輪」,其功德力更加不可思議,不以持戒為根底的修持,是沒有基礎的。

  最初立規矩,沒有前人的依據,也是要有決心和毅力的,如佛七中七天不許講話,也不知有多少師友提出異議,我還是克服一切困難,貫徹到底;到今天,我已主持了五十多期的精進佛七,業已成為定規了。受八關齋戒,晚上持午不吃飯,這一條也有很多異議,我也是堅持己見,擇善固執;因為若要精進修持,一定要吃得少,才會生毛病。這是以我個人經驗,和古來大德的行持,作為憑依。他們雖然沒有在文字上說明,可是他們修持沒有不持午的。修般舟三昧更苦,可是吃得更少,每天只吃一餐。我本人在普陀山打彌陀佛七時,每天念十一萬聲佛號以上,都是開聲念佛,句句分明,追頂念佛;佛七以後,法雨寺的一位老修行對我說:「所幸你是一天吃一食,不然你會出毛病。」

  精進佛七每日念佛的時間,比普通佛七多一點,最初幾期佛七的念佛時間,沒有現在多,規矩也沒有現在的嚴,原因是怕一開始就這樣嚴,人家不敢來。因此,黎振東居士去參加後說:「這樣的時間表,任何人都能適;這樣的課程表,任何人皆能修持,因為不雜不亂。」

  最初八關齋戒,只有第一天持午堅持到底,以後就可以偷偷吃東西了,也可以小聲在房間講話;後來規矩越來越嚴,一方面也是在檢討會上,打佛七的人,自己提出檢討,要求要嚴格。在前兩年,連每天八百拜的規定也沒有,念佛一萬六千聲也沒有,可見那時還是很輕鬆的;到六十三年二月份,精進佛七才開始增加課程,每日除九枝香外,要拜佛八百拜,老年人不能拜,改為每日九枝香,除了止靜聽開示外,還要念佛一萬六千聲,七天合計十萬八千聲佛號。

  那時有一位黃妙蓮居士(現已出家)提議,要求發給結七證書,我們乃立此規矩。那次檢討會上,黃妙蓮說:「精進佛七這樣苦,佛七後什麼證書也沒有。我們受五戒或菩薩戒,七天很輕鬆,圓滿後每人都有一張受戒證書,精進佛七也應有證書給我們……。」因此,從六十三年開始發給結七證書,同時也硬性規定佛七中,每天八百拜的規矩。

  《精進佛七日記》一、二、三期,都由慈宗法師在每次佛七結束後,加以記述、繕寫,然後送去《覺世旬刊》按期發表,前後刊登了兩年多。第四期的日記,是由台中烏日的鄭孟星居士筆記整理,舜生是其筆名,也是六十五年《覺世旬刊》上刊登的。多年開示內容或許有重複之處,尚請讀者原諒。四期日記共有九萬多字,再由鳳山佛教蓮社陳麗麗居謄清,更承張心義居士等更正校對。此書出版前,援例要一篇序言,故將佛七最初開創的經過,加以說明,以此而為序。

民國六十六年農曆四月十五日煮雲序於鳳山佛教蓮社懺悔室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四冊

回〈精進佛七日記〉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