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祝沙磧之中的菩提樹成長

懶惰成性的我,很久就不拿筆塗鴨了,有時也發起一點露水道心來,責備自不應該如此的懶惰;既為佛子,當作佛事,於是就煞有介事的鼓足勇氣,拿起筆桿來想寫一些什麼的,可是也只是一點露水道心罷了!終究敵不過懶惰成性的酷熱陽光。結果,寫不了幾個字,還是把筆擱下來,認為幹這工作完全是吃力不討好的勾當。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雖對寫作懶惰,可是我這顆愛看報章雜誌的求知心,仍是不敢後人;可在自由中國的台灣,佛教的刊物實在太少了,能按出版的只有人生覺生種月刊,其他如海潮音台灣佛教種雜誌,我也沒有直接訂閱。有時候,在旁人手中看到幾份,若不是季刊就是出期不定;偌大的佛教只有這幾種刊物,聽說有時還發生稿荒。因此,我不得不懷疑,難道大家都是和我一樣的沒出息,而又懶惰成性的懈怠鬼嗎?

 

二十九期的覺生刊上,見到朱斐居士大發菩提心,創辦菩提樹月刊,不日將出版問世的好消息,我驚喜若狂地猶如打了一針興奮劑,以為此後每月又多了一份刊物,而且看其內容與性質,似乎很合我的口味。

 

一個戲劇迷,當他在報紙上看到「某某明星主演之佳片,不日即可在某戲院隆重獻演。」的廣告,屆時,那位戲迷一定很早就去訂座,眼巴巴地等著好戲上場。筆者對菩提樹也存了如此的幻想!菩提樹不日將出版,如果創刊號寄來的時候,我將會清茶一杯在手,翹起二郎腿來,喝茶看戲,看主演的角色演技如何?以及是那幾位演員參加的?本領又如何?……

 

我正想入非非的時候,忽然綠衣人送來一封信,我接到拆開一看,竟然是一件聘書,上有「茲聘請煮雲法師為本社編輯委員會委員」,這一下子,可把我嚇慌了!雖不至於說是魂不附體,但也可以說是「汗流浹背」,這真所謂「樂極生悲」,「無事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怎麼!怎麼把一個看戲的戲迷,從人叢中拖上戲台,要他充當演員,你看糟不糟糕,要我上台出怪露醜的,這多麼難為情啊!

 

「菩提樹」這個名詞,不論信佛或不信佛的人,對它都不會生疏的,因為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坐在「菩提樹」下,夜覩明星,見性成佛的。

 

後來在盛唐時,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可算是達到登峰造極的黃金時代。就在那個時候,禪宗的五祖弘忍大師傳法與予六祖惠能大師,當時,有神秀大師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以及惠能大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一段公案,這佛教史上很有趣的佳話;「菩提樹」名詞,因此更不逕而走,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

 

說句老實話,在今日今時創辦一種刊物問世,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佛教刊物,不但主事者不易,就是我們偶爾寫一兩篇文章,都感到困難。因為要寫篇較長的稿子,就必須花時間,絞盡腦汁的,費上好幾天的時間。文章雖然寫成,可是身體卻已經弄得精疲力倦、腰痛背痠,什麼撰稿啦!騰清啦……!這個中的痛苦,非局外人所易知。

 

有時因為字裡行間的造句不妥,或說話過火,有時為崇正黜邪,不得不論一點是和非,結果不但吃力不討好,而且往往就因此開罪了人,自己還不知道;佛教雖然沒有「文字獄」可坐,但是,有時做起事來,大有「行不得也哥哥」之勢

 

寫稿有如此之忌諱,何況主其事者更加是難乎其難了!然而知難而不畏難,甘心吃力而不討好,若不是發足了「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提心的大菩薩,是不會幹這傻事的!為什麼要幹這種事呢?說穿了一句話——行菩薩道。

 

筆者每天要誦一篇《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在第願中有幾句經文抄錄在下面,以作本文的結束

 

……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我寫文章常是有文無題,本文寫了一大半還是無題可安,忽然讀到「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這幾句經文時,不用解釋,自然是能一目了然的。

 

「沙磧之中,有大樹王」,這雖然是譬喻我們的菩提樹王,如果在生死曠野中被埋沒,就不能開發諸佛菩薩的智慧果。可是,拿來說明《菩提樹》能在四面楚歌聲中生產,此又何異於磧之中植菩提樹幼苗之不易

 

「若根得水,枝葉果悉皆繁茂」。換句話說,若根不得水,枝葉果不但不繁茂,說不定還會「則苗槁矣」呢!平地植樹尚且要勤加灌溉,何況這是「沙磧之中」的一棵幼苗哩

 

僅有這一棵菩提樹,我們知道是大眾慧命的寄託處,所以,千萬不能讓它枯萎,因為它負的使命太大了,它能昭示一切眾生,使人人知道本具的一棵「菩提樹王」,並能從生死曠野的磧中成長,而且更能以大悲水去饒益眾生,開放佛菩薩的智慧,乃至最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菩提樹》既負有使一切眾生轉愚成智、轉迷歸悟,以及起死回生的重任,所以,我們要祝福這「沙磧之中」的《菩提樹》很快成長起來。最後,希望人人愛護《菩提樹》,祝福人人得證菩提果!

民國四十二年於臺南開山路一一八號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六冊

回〈弘法散記--綴文篇〉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