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嶽用「千僧鍋」熬出萬份臘八粥普施遊客

8-6千僧大齋2

民國36年,那時候我在山上人也不多,打千僧齋還是有幾千人以上;普陀山只有前寺、後寺可以打千僧齋,佛頂山不能打千僧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佛頂山沒有「千僧大鍋」,1,000人吃飯,那個鍋子不是臨時去做就做得出來的呀!那是要預先準備好的。

 

比如說,我們傳戒時就沒有用千僧大齋的鍋,因為傳戒沒有1,000人呀!所以就不用這個鍋。那個鍋子可以煮「24石米」,以現在的人來看就可以稱為古物了;大家跑去參觀時,人可以在鍋的邊上走,這鍋子就是那麼的大,所以打千僧齋一定要用千僧鍋煮飯。

 

打千僧齋那可真是熱鬧得很呀!全山的人都集中在一起。在前寺有糾察師、知客師,也有巡山的,後寺、佛頂山也都有,到打千僧齋時,3個寺的執事全都要到,各人帶各人的香板。還有一個叫知眾師,普陀山的知眾師是志圓老和尚,他是管全山的知客。

 

這到了打千僧齋時,那種排場就像半朝鑾駕一樣,東西全部擺出來了,那場面、那氣氛是非常莊嚴的。

 

那千僧大齋的儀式、過程和打「上堂齋」相似,但比打上堂齋的氣氛還要來得隆重。主持儀式的大和尚要出來時,山上的古老東西都搬出來了,平時沒有用到的,到這個時候都派上用場。

 

因為那時我已在山上當知客,我也有香板,所以也要管,當然也就看得到這種情形。光是做儀式就要半個多小時,先將全山僧眾在一個地方集合、排班,集眾好了,維那師就呼口號:

 

「鐘鼓齊鳴,往方丈室迎請和尚。」

 

行腔呼過,鐘鼓就打起來啦!在方丈室裏的鑾駕統統都擺好了,迎請者到方丈室那兒要行禮,如客師要帶齋主迎請。迎請不是那麼簡單,齋主要跪在和尚面前,由知堂師代理白詞,這個儀式做過以後,要照呼:

 

「末後先行。」

 

排駕的人先走,到最後才是大和尚。

 

和尚上堂說法以後,再到大殿上供,上供以後,再到齋堂吃飯,普陀山前寺的那個齋堂也相當大,因為打千僧齋,就有1,000個和尚去吃飯,如果沒有1,000個人的桌椅是不可以的;所以桌椅平常不用,可是到了打千僧齋就要全部搬出來。

 

因為有1,000個人在繞佛,所以全山的知客、糾察、巡山的全部都派上用場,各負各的責任,在四面巡察;就是這個派頭,有個緊張的樣子,所以,大家就不敢隨便亂動了。因為普陀山的「馬蹓子」和尚很多,全山的執事都出來,打人的東西也都拿出來了,所以,他們就不敢動了,都規規矩矩的繞佛。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九冊

回〈煮雲法師自述的回憶錄〉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