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莫入寶山空手回

  佛七進入最後一天了,「莫入寶山空手回!」警示牌上貼出了這樣的標語。回想在佛七過程中,從始訖今,我有如迷途的羔羊,在佛陀的慈光護庇下,使我道心增強,往生極樂的信心堅固。如今七天剎那就將逝去,令我無限惋惜!

  然而,佛七中主七和尚、糾察師父的訓示與勉勵,雖是規矩嚴厲,有時令人肅然生畏,感到惴惴不安。但回憶起來,的確是對我們精進修持上極有力的方法。《論語.子路篇》曰:「言我過者是我師。」煮公和糾察師父不怕我們怨恨,再三苦口婆心的訓示與策勵,所為何來?還不是為了我們這一群沉迷生死凡夫的道業嗎?慈宗法師在表堂訓示時,曾說一段故事,他說:

有人問大智慧海禪師:「你是如何用功修行?」他回答說:「吃飯、睡覺。」那個人又問:「那麼其他人在吃飯、睡覺時,亦是用功修行嗎?」禪師說:「沒有!因為他們『吃飯百種需索』、『睡覺千般計較』。」

又說:「自古以來的僧團,都能約束得頭頭是道,凡受食時,當存五觀,持守著清淨無爭的梵行。」我們聽至此,怎能不生慚愧心,效法古聖先賢呢?

  我發願畢生當永記住,煮公上人與慈宗法師的句句良言,以此勗勉自己,克服一切難行難忍的道程,向著了脫生死、救度眾生的大道邁進。

  令人難忘的佛七終於過去了,七天當中,我除了九枝香定課外,還要每日拜二千拜以上。但是要以這二千拜的成績,來償報常住的期望,總覺得還是不夠。想到此,素來苟貪安逸的我,驚怕於「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的古訓,所以最後兩天,就準備不惜這條老命,以拜死亦不在乎的心志,勇猛精進的多拜佛,以求報答常住。果然,令人不可思議,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七天中我終於拜了一萬七千六百九十拜,這完全得歸功於常住共勉的無量功德,使我尚可以此稍感自慰,並對常住聊有交代。

  此次佛七所受之嚴格訓練及修證,可說是我一生中,最具價值之佛法修持體驗。它使我真正了解到念佛法門的要義和真諦,不再像往昔般的盲修,念到口乾嘴破亦徒然。

  佛七圓滿後的次日,拜山的熱潮籠罩大地,此刻令我想起四年前的往事。有一次陪家師到台北,偶爾遇見道友要拜山(拜土城承天寺);這種難逢的機緣,我欣然樂於參加。當我們一行七人,從晚上十點鐘拜起,至翌晨四點,共拜六小時之久,才拜到山上,正好趕上參加早課。那時候我一點都不懂拜山的意義,只稍微知道拜山能消業障,跟隨人家禮拜而已。後從《虛雲大師年譜》看到拜山的事蹟,才進一步了解。這回能夠在結七後,團體三十多人共同拜山,更是難遭難遇的機緣。在拜山之前,主七和尚為我們詳述拜山的意義和功德,他說:「禮拜時要觀想歷代宗親,與過去現在生身父母,以及宿世怨親等,跟隨大眾拜山,以求離苦得樂。再發願迴向:願以此拜山功德,不為自己求安樂,願一切眾生,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接著,先唱〈爐香讚〉完了,才三步一拜,口念南無阿彌陀佛,開始拜山。我們這次共拜了二時四十分之久。整齊的排成三行,前面由兩位比丘為先導,莊嚴肅穆無比,諒必諸佛聖眾、天龍八部亦皆大歡喜。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

回〈僧伽精進佛七記〉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