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弘一大師出家  犧牲享受

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的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他出身名門富豪之家,在他的生命旅程中,前半生是多采多姿,在藝術的生涯裡,正當他的藝術境界,達於顛峰狀態,名利俱盛之時,他卻拋棄這世俗的所有名利,而默默地在大慈山虎跑寺出家了。

 

他的出家,引起當時的社會名流,議論紛紛,大家都猜不透,這南社二奇友之一的李叔同,何以會在他音樂、繪畫、金石、詩詞均達顛峰時,要離開妻子兒女、聲名地位而去當和尚,這是多麼令人費解的問題啊!然而你從「五陵裘馬最豪華,看盡長安陌上花;歌舞霎時齊放手,一支禪杖一袈裟」這幾句話裡,你就可以明白,原來是大師看穿了,世上的榮華富貴本是無常。

 

不過,這絕不是逃避現實的社會,他對這社會國家充滿了熱情。未出家前,正當國家多難,他留學日本時加入了「同盟會」,從事革命工作;回國以後,加入了「南社」的行列——才士雲集的文學革命機關,以他熱情的筆調,想要激發國人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以後還是《太平洋日報》的主筆之一。

 

出家之後,身分是不同了,但愛國的情操並不因此減低,反而相形的更加提高。這從哪兒可以得到證明呢?他說:「半壁東南胡馬過,天涯托缽淚痕多,故都戰火驚狐鼠,荒榭劫灰罩薛蘿。」他的苦心孤詣,又豈是我們所能了解的。他常言:「念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念佛。」他的諄諄教誨,不知感化了多少青年學子。

 

日本侵華期間,常在各地發動事變,可是大師說:「萬一不幸,即以頭目腦髓替代眾生受苦,亦所甘心。」七七事變後,大師駐錫溫陵,在飲食間,常吐露出憂國憂民的心緒。他說:「吾人所喫的是中華之粟,所飲的是溫陵之水。身為佛子,於此之時,不能共紓國難於萬一,自揣不如一隻狗子。狗子尚能為主守門,吾人一無所用,而猶靦顏受食,能無愧於心乎?」

 

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並非偶然,他犧牲的,可說是太多了。當他離開杭州師範學校的校門,邁向大慈山虎跑寺時,他的行李袋裡,只有些盥洗用具、換洗衣服。未出家的李叔同,由於身出名門,日常用品均是上等;可是出家後,以最服膺印光大師的言行為典範。他持戒自律謹嚴,每飯頂多一菜一湯,從來不肯輕易浪費一粥一菜。他勉勵青年要惜福、習勞、持戒、自尊。

 

惜福方面,當思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個人福報乃自己修為,應當珍惜,不應浪費;尤以年輕時,如果命未盡,而福報已享完,則晚景可就慘了。記得我曾談及在我年幼時,我們的地主,當其富有之時,其子孫的奢侈浪費,其至連戒指掉在水溝裡,彎個腰去撿拾都不肯。曾幾何時,其家道沒落之後,其子孫年老時,卻連餵狗之飯菜,亦能嚥下。

 

眼前我們的社會,處處講求享受,奢侈之風彌漫,有幾人能為自己的未來想想呢?在座的諸位同學均年輕有為,能有如此盛緣,聽聞佛法,就當依法奉行,平時多修福,也應多惜福。眼前我們用飯是過堂,你們都當儘量用完,不宜有挑食、偏食的習慣。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

回〈大專佛七開示錄  目次〉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