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知足之人  快樂無窮

何以要說知足就能常樂呢?我們拿幾位古時候賢德的人來做個比喻,就會很明瞭了。

 

第一位,我們先說孔子的弟子——顏回。

 

他窮得連一間破舊的屋子也居住不起,而是住在一條很狹小的巷子裏,甚至吃飯只有一個碗,喝水只有一個瓢,大家都替他憂愁焦慮,而顏回卻快樂得很!《四書》上說:「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而回也不改其樂。」窮得這樣為什麼還不改其樂呢?這就是因為顏回是一個知足的人哩!

 

第二個再說戰國時代,有一位讀書人——顏斶先生。

 

齊宣王要他做官,並向他說:「你如果肯做官的話,我每天把牛羊豬肉給你吃,出門有車子給你坐,你的妻子、兒女也給她們新衣穿。」顏斶回答說:「謝謝你的好意,我不能為你的利祿引誘而做官,我願意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淨貞正以自娛。」這是一位多麼知足的人啊!他一生也不會感到不快樂。所以當時的人說:「斶知足矣,終身不辱。」

 

第三位是晉朝時代的大詩人——陶淵明先生。

 

他和當時有名的高僧慧遠大師處得很好,但他是一個很窮的人,窮得沒有被蓋、沒有衣穿,一個月中只吃了九頓飯,十年當中只載了一頂帽子。我們從他的兩首詩中,可以看出他生活的貧苦狀況。

 

第一首詩是: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第二首詩是:

夏日常抱飢,寒夜無被眠;

造夕思雞啼,及晨願鳥遷。

 

第二首詩的意思是說:夏天的日子長,沒有飯吃,所以肚子餓得更厲害了;冬天的夜很冷啊!可是又沒有被蓋,因為冷,一睡下去就希望快天亮,因為早上的雞子一啼就可以起身了;可是,起身以後還是沒有辦法,因為肚子又餓得難過,就希望鳥兒趕快歸巢吧!鳥兒歸巢,天就黑了,可以用睡覺來忘記肚子的餓。

 

這一位大詩人窮得如此,真是可憐極了!但是他很知足,他不願「為五斗米而折腰」,而來污損他的人格,他一生還是很快樂的度過去了。

 

我們再來說第四位,他是在近代佛教中一位很了不起的和尚——弘一大師。

 

他是一位文學家兼藝術家而出家的,可以說在我們佛教中極有名望。但是,他常常穿著破舊的衣服,到各個寺院中去,人家不認識他、不給他飯吃,也沒有地方給他住;等他走了以後,寺中人知道了,就趕快撞鐘擂鼓,把他請回來,他回來時,也不要人待他特別好。所以你叫他走,飯又不給他吃,他是一點也不會煩惱生氣的;那麼,你再恭敬的請他回來,他也不會因此而歡喜。這就是說:知足的人,永遠是這樣自在抉樂的!

 

諸位!我們生在這個惡濁的社會裏,人心又是慾壑難填般的不知足,往往為了一念貪心而常常不擇手段,做出種種卑鄙的事來,諸如欺騙、偷盜、鬥爭……。我們研究他為什麼有此不法的舉動,歸根究底不都是為了不知足嗎?

 

惟有知足才能常樂,關於知足常樂的名人太多了,限於時間只能大略舉幾個。我們再來談談「忍辱」兩個字。

 

出自《煮雲法師全集》第七冊

回〈煮雲法師講演集--起信篇〉目次

 

arrow
arrow

    taiwanpotal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